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10万商家发预付卡备案不到1%-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0:56:46]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诱惑顾客办完卡充完钱就“蒸发”的商家不只一家两家。青年报资料图 本报讯 康骏会馆“蒸发”、代官山“跑路”……预付卡里还有好几千甚至上万元没有用完,商家就“关门跑路”了,诸如此类的预付卡消费陷阱层出不穷
诱惑顾客办完卡充完钱就“蒸发”的商家不只一家两家。青年报资料图诱惑顾客办完卡充完钱就“蒸发”的商家不只一家两家。青年报资料图

本报讯 康骏会馆“蒸发”、代官山“跑路”……预付卡里还有好几千甚至上万元没有用完,商家就“关门跑路”了,诸如此类的预付卡消费陷阱层出不穷。据市单用途卡协会初步估计,全市发卡主体总数近10万家,但全市实际备案发卡企业只有366家,备案比例不足1%。而美容美发行业作为“跑路”重灾区,全市只有36家企业备案。昨天,市商务委表示,根据前期实地排摸情况,本市将研究制定本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并推动人大立法。

发卡后“跑路”美容美发超五成

尽管上海很早就已建立了商业预付卡备案机制,但近年来“跑路”企业仍旧层出不穷。昨天,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至今仍然有很多企业通过商业预付卡的形式侵犯消费者权益。据商务委方面表示,在美容美发、沐浴(含足浴)等生活服务行业,因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引发的消费者投诉较为集中,且发卡企业关门跑路频发,影响恶劣。2015年,市商务委处理发卡企业关门跑路的12345投诉举报中,美容美发行业占比超过50%。

“部分预付卡采用的营销方法也严重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市商务委方面指出,美容美发等行业企业广泛采用“超低折扣”诱惑消费者购买预付卡,不少企业无视有关规定诱惑消费者充值逾万元可享受2-3折优惠,反而无卡消费则虚高服务价格,以此“卡”住消费者,以不计成本的倾销方式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严重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

同时,还扰乱了金融秩序。美容美发等行业企业一般通过“超低”折扣发行预付卡,大量吸引消费者购卡,在短期内积聚大量的消费者预付资金,大大缩短投资回报期,然后进入“开店-发卡-再开新店-再发卡”的畸形发展模式,开通了一条类似于准金融筹资渠道,但不在金融市场监管的范围内,集聚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全市排摸责令整改逾期不改行政处罚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规范管理,保障消费者权益,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上海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专项治理行动,以美发美容、沐浴(含足浴)行业发卡主体为整治重点,通过市区联手、部门联合,全面排摸重点行业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情况。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商务委已全面梳理由市卫监所核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美容美发和沐浴(含足浴)行业主体。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市美容美发和沐浴(含足浴)行业相关市场主体共计17237家。其中,美容美发行业12256家,占比71.1%;沐浴(含足浴)行业4117家,占比23.9%;兼营美容美发和沐浴行业864家,占比5%。上述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13510家,占比78.4%;企业法人3727家,占比21.6%。在数据基础上,各区商务主管部门积极开展排摸,排摸工作已基本完成,处于数据汇总分析阶段。

“我们希望通过对美容美发行业的排摸,有助于下一步行动的判断开展。”市商务委秩序处副处长陈伟表示,下一步,各区将根据前期实地排摸情况,责令应备案未备案发卡企业限期整改,对逾期仍不整改的发卡企业,由市场监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同时根据专项治理情况,研究制订本市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建立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的长效机制。

陈伟表示,这些问题要解决,关键还是要有法律的保障和支撑,例如突破预付卡资金的法律属性,提前赔付消费者。“近期人大会开展相关的法律调研,希望能够有所推进。”此外,希望市民能提高风险意识。

[十大消费警示]

1.超惠轰炸:消费时附带诸多条件,无法使用预付款。

2.瞒天过海:以假名称发卡,之后突然关门。

3.金蝉脱壳:经营者登记资料不实,哄骗某个员工当“老板”。

4.偷梁换柱:宣称充值可成为“消费股东”,让消费者失去维权资格。

5.关门“跑路”:获取消费者的充值后,突然关门。

6.买卖客户:变更名称、变更营业场所等将消费者转让给别的商家。

7.系统坏了:以系统坏了为名,不让消费者用预付卡结账。

8.只进不退:充值前宣称可随时退款,充值后不退。

9.服务“升级”:以总部升级为由,不按约定提供服务。

10.谎称备案:向消费者谎称已备案,而实际根本没有备案。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