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吕红星)9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上海数喆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以“专注数据,共享价值”为主题的“大数据与Fin-Tech”高峰论坛在上海杨浦区顺利举行。来自政府机构、金融企业和学术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从各自专业领域和角度出发,对大数据与Fin-Tech(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挑战和未来应用进行交流讨论。各位专家表示,“大数据与Fin-Tech”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未来发展重点之一,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是核心。
与会嘉宾表示,虽然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起步较晚,但“大数据与Fin-Tech”可能在未来5-10年重构整个金融行业。特别是创业创新浪潮下,面对神秘而巨大的小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需要独立、专业的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提供从基本的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验证到批量信息匹配的科技金融技术服务。
“新金融在三个领域和大数据结合密切:一是支付,二是小微企业贷款,三是大众理财。传统金融机构的定价无法覆盖获取客户以及风控的成本。目前可以通过机器计算来大幅度降低风控成本”。汇付天下董事长兼总裁周晔表示。
大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之一,关于人工智能,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教授朱利平认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人工智能想要超出人本身的能力非常困难。周晔则认为,在未来,人工智能对金融行业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单一重复的劳动,很多变化不大的东西,经过几年一定会被人工智能替代。
“日本和台湾已经有机器人在银行店面帮助处理事情。机器人已经可以成为柜员。重复性的、简单的劳动一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算法和数据。数据的收集仅仅靠线上是不够的。数据的应用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变得更加重要,因为更加依赖于数据而不是人的经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数喆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甘犁表示。
无论何种形式的金融业态,其目的都是为了服务商业和生活,如何以技术为支点,让数亿老百姓(603883,股吧)和数百万的小微企业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反哺经济,推动金融普惠在中国的真正实施,也是大数据与Fin-tech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很大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