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线教育的中小创业者来说,想要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就要找到自己产品独特的优势。CNSPHOTO提供本报见习记者 吕途
在业界,2014年被公认为是互联网教育元年。如今,3年时间即将过去,资本也正重新审视这片沃土。据有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互联网教育的投资总额达到了16.78亿美元,K12、职业培训、语言教育……无数个细分领域都随着资本的涌流而爆发。而今年上半年,资本流却猛然停滞,资本市场突然遇冷,使很多公司陷入到迟迟无法盈利的困局之中。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互联网教育如今的困局是因为进入了商业模式的检验周期。盈利困顿、获客成本高、线上体验效果较差……虽然问题频频涌现,但也未能挡住创业者的热情。直播、VR、大数据等新科技的发展也给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教育定义未来,在资本驱动下的今天,互联网教育该怎样重塑未来格局成为当下业界热议的话题。
传统+互联网应融合“互联网+教育”的“风”已经吹了有两三年,国内在线教育机构以每天2.6家的速度快速成立,资本市场也随之竞相追逐。2015年,共有388家在线教育机构获得了资本,总投资量达19.15亿美元。但到了2016年,在线教育资本市场开始了“跳水”。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到8月,该领域总投资额为5.79亿美元,同期相比减少了2/3,只有125家在线教育企业得到了投资人的青睐。
资本市场为何突然对在线教育收缩,有调查表明,传统线下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环节转到线上时,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环节缺失、互动效果差强人意等问题,即使是一对一的在线教育也要面临场景和网络不稳定的挑战。产品的市场接受度相对较低、投资周期较长、盈利难以实现等是互联网教育遇冷的最大原因。
在著名教育品牌新东方上市10周年之际,其收盘价创造了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比发行价翻了10倍。新东方教育科技董事长、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俞敏洪面对不错的成绩则称,如此的增速跟互联网有一定的关系,但没有必然关系。“我并不认同互联网教育有新路径,因为教育不需要区分互联网和非互联网,在最终状态下,互联网教育和传统教育一定是融合的,而非对抗性的。”俞敏洪表示。
现如今,不管是做互联网教育还是传统线下教育,教学质量、师资水平、教学产品以及教学服务等很大一部分环节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体现与完成,比如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垂直化的学生作业批改系统等均可完成很多教育环节的工作。以新东方这样的传统教学机构为例,任何工作的初衷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服务以及客户的满意度,所以针对线上与线下,新东方做出了重点分配。
俞敏洪表示,一般教育公司尤其是互联网教育O2O,总会考虑将老师和学生连接起来,而避免中间机构的大平台。而新东方更注重利用该平台,把线下教育的“O”和线上的“O”联系起来,以通过教育支持新东方的线上教育发展。换言之,新东方大概有三点布局:第一是以线下教育为主的互联网介入;第二是用互联网的方式建新东方的生态链和产业链;第三便是以互联网的方式来弥补线下教育内容、产品等各方面的不足。
寻找新蓝海
据在线教育趋势论坛现场发布的《2016在线教育趋势报告》显示,去年多数在线教育企业在亏损,仅有5%的企业实现盈利,预计80%的企业将在未来1至2年内死去,甚至已经有企业在进行裁员和盘整。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除了5%的在线教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陷入了无法盈利的困局。在线教育企业的发展现状或许让资本更趋于理性。
面对今年资本对在线教育的投资降低了近50%的状况,国务院参事、经济学家汤敏表示,互联网教育仍有三大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可谓是互联网教育的新蓝海。这三个领域,第一个就是农村学校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第二个领域是村小教学点。现在全国有6万个教学点,可谓是中国教育的最底层,有将近上几百万名学生,而教师资源严重缺乏;第三个领域则是终身教育市场。比如将农民工变成工匠,这便需要更多的教育投入。
我国一直以来都存在教育不均衡的现象,尤其是城乡之间、核心城市与边远地区之间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而互联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缓解这个问题。据汤敏介绍,3年前,在教育扶贫方面曾采用互联网的方式,将优质学校的课程进行录播,使全国20个省的200个乡镇学校学生直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同时享受到优秀的教学资源。
而针对终身教育,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曾创办过一个网站,叫“戴你唱歌”。他每个星期找一名业余歌手来指导其声乐问题,录播后传到网上。一周一首歌,经过一年时间,“戴你唱歌”的点击率现在已经超过了3亿。汤敏指出,我国仅农民工就有2.7亿人,在这些人当中,很多人都愿意学习,也愿意出较少量的资金来参加互联网教育,因此,将农民工转变为“工匠”的这个市场现在尚属于没有开发的处女地。参考“戴你唱歌”模式,推出互联网职业教育形式,也就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就会形成新时期的终身教育模式,这个领域也需要我们的探索与实践。
寻找突破口是关键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突然兴起的朝阳产业,也不是一个火爆过后就会沉寂的行业,传统教育如此,互联网教育也是如此。有分析认为,在我国,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推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出现的新变化新需求,一场新的学习革命势在必行。在这场学习革命中,在线教育机构也需要于理念、模式、机制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口。
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今年以来的资本低迷期仍然获得融资的前20家教育企业中,有35%的企业属于K12教育,25%的公司属于职业培训教育,20%属于语言类的学习教育,还有10%的公司属于儿童的早期教育。根据市场需求,找到最有可能盈利的教育领域便是互联网教育的突破口之一。
其次,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教育还要借力科技手段完善产品,提供线下教育没有的服务,以此吸引广大用户。对于在线教育的中小创业者来说,想要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就要找到自己产品独特的优势。采用最新的直播、VR、大数据等新技术,切实解决市场的痛点,要努力找到盈利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通过商业模式的检验,迎来下一个资本的春天。
此外,更大程度地突破地域与用户群的限制也是互联网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公平性,在线教育为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途径。一些在线教育公司的数据显示,在线教育的大部分学生来自二线、三线甚至四线城市,生源的比例又高于教育资源比较集中的一线城市,可以预期,教育资源较弱的城市的人群将成为在线教育的主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