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三星手机爆炸:召回产品不能由厂家说了算-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0:29:12]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东方评论 早报特约评论员 陶舜 9月18日,有网友称,自己购买的“国产行货”手机三星Note7珊瑚蓝版发生爆炸。 此事经由媒体报道引发中国社会强烈关注。三星方面表示“仍在核查”,之后才能给出回应。京

东方评论

早报特约评论员 陶舜

9月18日,有网友称,自己购买的“国产行货”手机三星Note7珊瑚蓝版发生爆炸。

此事经由媒体报道引发中国社会强烈关注。三星方面表示“仍在核查”,之后才能给出回应。京东方面不愿“背黑锅”,称:爆炸手机就是三星(中国)直供的。

爆了,其实也是一件“好事”,这只靴子终于落地了,目前三星正捂着被打肿的脸,在召回这款缺陷产品。而之前三星反复强调:中国市场使用了不同版本的电池,所以不会召回(不过,据,三星提出召回方案是在此事被曝光之前)。

事实上,之前三星Note7已在全球发生多起电池爆炸事故,爆炸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成了普遍现象。这直接导致多家航空公司禁止用户在飞机上使用Note7。多个国家的监管部门也建议用户不要在飞机上使用该款手机。

在种种压力之下,今年9月初,三星宣布在全球召回250万部Note7,可最初的全球召回并不包括中国。当时三星方面说:由于中国版使用了不同的电池供应商,所以不进行召回。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麻痹与疏忽,埋下了“中国首爆”的隐患,如果召回及时,这起爆炸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三星手机爆炸事件,让中国人又一次领教了国际大牌在缺陷召回事件中的“中国特色”:似乎在他们的心目中,全球用户被分成了两种:用户和中国用户。大金空调召回存在起火、冒烟事故隐患的家用空调和空气净化器产品时,宣称参与检修的产品未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日本的夏普、三洋电机等品牌在召回缺陷洗衣机时,都“略过”中国市场。

前阵子,宜家针对美国加拿大市场召回约3500万个“夺命抽屉柜”,虽然经过种种波折后来也宣布可以在中国召回,但最初也是直接无视中国市场的,其不召回的理由听起来非常可笑——“中国市场上没有收到过此类产品造成伤害事故的案例”,难道要等事故发生以后才肯召回吗?

此次,三星方面直到被国家质检总局约谈之后,才很不情愿地宣布中国市场的召回计划。

试问,缺陷产品召回应该谁说了算?照理说应该是消费者。这些国际大牌为什么总是敢于“歧视”中国用户?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目前中国缺乏完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和有威慑力的事后追惩机制,使得这些大牌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其蒙混过关的成本相当低廉,一旦因产品缺陷造成事故,也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拥有相对成熟的集体诉讼制度和惩罚性赔偿制度,面对产品质量问题,对企业的惩罚力度要比中国大很多,企业不敢掉以轻心。在这方面,美国的“柠檬法”值得我们借鉴。“柠檬法”的核心是针对一些情况,汽车买主可以要求厂商无条件退款或更换新品,厂商不得拒绝。“柠檬法”的出台彻底扭转了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强势地位,一旦违法,企业就会受到严厉的调查和惩罚,其罚款可以高达上千亿美元。后来“柠檬法”的适用范围已扩大到更多的消费产品。当前,中国亟需强有力的法律来加持消费者权益,以终结中国用户被跨国公司歧视的历史。

许多国际大牌把中国市场视为一块肥肉,但他们对这块肉的吃法,很不讲究,这主要体现在巨额的利润与渺小的用户权益的严重错配。

总之,召回还是不召回缺陷产品,不能由厂商自说自话,更不是一句轻飘飘的“你们中国市场用的是不同供应商的货”就可以规避的。中国职能部门对于召回产品应该掌握主导权,同时还需要强大的消费者组织通过舆论、诉讼提供压力。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