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外汇 > 正文

美元荒即将卷土重来? | Investing.com

[2021-01-28 01:04:20]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cn.investing.com/analysis/article-200452722美元荒即将卷土重来?提供者 金十 数据 | 2020年6月17日 08:56 由于疫情尚未平息,全球经济也没有
cn.investing.com/analysis/article-200452722 美元荒即将卷土重来? 提供者 金十 数据  | 2020年6月17日 08:56

由于疫情尚未平息,全球经济也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所以金融市场现金流仍处于紧张状态。在此背景下,美元近期大幅波动,交易者一直难以找到明确的交易方向。要知道,美元的走势对黄金、股市、债市等各大市场的走势都有明显影响,无论是大型机构还是散户,都应好好分析、把握美元的动态。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像3月份和4月份那样的美元荒,会不会卷土重来?

01、造成美元荒的根源

要判断美元荒会不会卷土重来,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概念——美元流动性危机的根源,是经济衰退、国际贸易停摆。

由于投资者、企业担心出现广泛的债务违约潮以及现金缺口,加上美国企业一贯奉行高杠杆经营策略,所以当危机来袭时,企业和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债、美股,囤积美元,从而迅速榨干市场上的流动性。

至于美元流动性的最大保障,是美联储的放水。由于金融体系缺乏足够的美元,自去年10月份开始扩表以来,美联储就踏上了一趟看不到尽头的放水之旅,美国政府的大量债务被迅速货币化。数据显示,美联储过去6个月购买的美债比所有外国买家同期的总购买量还要大。

图1图1

此外,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加剧了出现美元荒的可能。

多年的贸易逆差并没有让美国感到苦恼,因为外国企业在持有40万亿美元资产的同时,也背负着超过12万亿的美元计价债务,其中新兴经济体企业债务负担最重。毕竟外国投资者虽然获取了足够多的美元,但他们将这些美元大量投资于美国资产,所以美国并没有损失。

换句话说,离岸市场的美元需求,对于美元整体流动性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一旦国际贸易出现萎缩,大量企业的资金链都会异常紧张,它们就迫切需要筹集足够的美元来偿还债务,甚至不惜抛售部分流通性强的资产——比如美债。

图2图2

这就是3月份发生的故事。当时,外国投资者抛售了逾2500亿美债,美元指数一度飙升至近103,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美债流动性大幅下降,收益率全线上扬。不过随后美联储很快作出回应,开启大规模购债并与多国央行建立流动性互换额度,确保离岸市场的美元供应,几经波折终于成功稳住局势。

综上所述,决定美元流动性的关键因素就两个:美联储放水力度,以及离岸市场美元需求。而接下来会不会出现新一轮美元荒,主要也是看这两大因素如何发展。

02、美指下一步走向何方?

美元荒幽灵重现,美指走势自然更加引入瞩目。接下来,我们当然要分析一个交易者非常关心的话题:美指将走向何方?

首先,在尚未能判断美元荒会否重现之际,我们不妨将美元走势与流动性供应状况结合,分6个阶段剖析美指的波动规律。

阶段一:2019年9月初,虽然联邦政府面临巨额财政赤字,但美联储无意接盘,并逐步收紧货币政策,最终导致金融体系中的美元流动性被快速抽干,美指持续走高。

阶段二:9月中旬-10月初,由于回购利率飙升,美联储重新扩表,成为美债主要买家,这增加了系统的流动性,美指从99一路滑落到96附近。

阶段三:2020年初,在疫情蔓延之前,美联储试图减少回购操作规模,放缓扩表步伐,导致市场流动性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多余流动性被快速消除。在此背景下,美指攀升逾3%,再度接近100整数关口。

阶段四:疫情爆发之后,美元遭遇诡异的先跌后涨。在疫情尚未在美国蔓延的时候,投资者大幅抛售美元购入黄金、日元、瑞郎和美债。

阶段五:美国经济停摆,美元荒席卷全球,美债与欧洲美元指数息差疯狂飙升,离岸市场流动性严重缺失,美指从95附近的低位狂飙至近103的峰值。

阶段六:3月份至今,美联储持续放水,资产负债表规模空前膨胀,市场也被注入了足够多的流动性。如今随着各国纷纷重启经济,国际贸易逐步恢复正常,流动性出现过剩迹象,美指也在近日跌至96关口下方。

图3图3

上述规律表明,美元指数最近大半年的走势都和流动性息息相关。事实上,从日线图来看,告别了5月底开始的12连跌之后,美指近日略有反弹,但距离今年3月份102.84的高点仍遥不可及。而对于交易者而言,现在也很难找到下一阶段的交易方向。

有鉴于此,通过对美元流动性变化趋势的分析,有分析师作出了以下两种截然不同的假设。

假设一:美元再度走强。

这个假设,是建立在免费救助资金枯竭的基础上的。8月份对于美元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主要跟PPP计划的实施情况相关。

按照计划,到6月底,PPP贷款计划到期,如果接受PPP贷款的小企业符合一定标准,比如在6月底前保留大部分员工岗位,它们就可以将该计划提供的贷款转变为补助金。因此,这些企业在7月份就可以根据收入和现金流情况自由地调整员工人数,同时不影响其接受PPP计划提供的援助。

换句话说,7月底美国就业市场可能会迎来又一轮严重萎缩。虽然国会已经在积极讨论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但是两党对于该把钱花在什么地方以及花多少存在分歧。众所周知,市场的V型复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量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抵消了经济损失,如同一个被认为吹大的泡沫。

但如果7月过后,就业市场再度崩溃,通缩风险飙升,泡沫就可能破裂,届时美元将有可能大幅升值。此外,这还可能引发一场严重的企业偿付能力危机——因为PPP计划到期后,企业得到的免费资金会逐渐减少。

当然了,如果美国获得另一轮刺激,向体系中注入更多美元,并让这种势头持续一段时间,这就加大了美元汇率企稳或下跌的可能性。但在今年夏末,也就是大选之前出现另一项重大刺激措施政策的可能性并不大。尤其在两党分歧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就算出台新的刺激法案,其规模恐怕也很难与前几轮相提并论。

假设二:美元入熊。

近几个月来,一个需要美元多头额外关注的数据,是美国财政部在美联储的一般账户(Treasury General Account)。

在2008年危机之前,财政部在美联储存的钱非常少。但那次危机后,财政部存放在该账户的资金持续上升,近年来常常高达4000亿美元。笔资金为财政部提供了很好的缓冲机会,使财政部可以在债务上限辩论等问题上具有灵活性。

但现在,该账户的余额超过1.5万亿美元。

根据财政部之前公布的计划,在本财年结束前一般账户的目标余额为8000亿美元。据悉,联邦政府当前的财年将在2020年第三季度结束,也就是今年9月底。这意味着,在剩下的3个多月时间里,财政部有7000多亿美元的资金可以投入市场。

毫无疑问,如果这笔钱花出去了,很大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美元的流动性,并进一步压低美元汇率。

至于这两种假设哪一种会成真,那就得看上文提到的两大因素如何演变了。

03、美元荒真的会卷土重来吗?

从近日的行情来看,美元荒好像还离我们好远。现阶段,离岸市场美元充足,美指一路大跌下破96关口,走势相当萎靡。

不过正如上文所言,想知道美元荒会不会卷土重来,最值得关注的指标当然就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和离岸市场美元需求前景。毕竟流动性,可是很容易流失的。

我们不妨先来看下面几组数据:

2019年12月底到2020年5月底,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增加了约11-13%,而美联储在同一时期将其资产负债表增加了70%以上。

2019年底,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约为日本GDP的104%,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约为欧元区GDP的38%,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约为美国GDP的19%。到2020年5月底,日本央行的这一比例上升到116%,净增长12%;欧洲央行为43%,净增长5%;美联储为33%,净增长14%。

从绝对数量来看,日本央行的确印了最多的钞票,但美联储的扩表速度更加惊人,其印钞速度也比其他主要央行都要快。从这个角度看,美联储的印钞机已经开足马力运行许久,后继乏力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事。

至于离岸市场美元需求方面,也有一个可以借鉴的绝佳指标——美债收益率和欧洲美元指数息差(简称TED)。

顾名思义,TED衡量的是离岸银行间美元贷款需求,以及美债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按照一般规律,当TED上升时表明离岸市场出现美元短缺迹象,投资者不得不抛售美债换取美元,反之亦然。

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TED飙升至历史高位,随后美指和大幅上涨。2012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全球市场整体动荡期间,TED再次上升,但美联储只提供了少量流动性互换额度。而当时美元汇率没有飙升,也没有出现重大经济衰退,所以这基本上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至于现在的情况,跟2008年更加相似。在全球贸易停滞阶段,离岸市场的美元需求相信会一直处于高位。

从上述两个角度看,美元荒似乎真的有卷土重来的可能。不过我们还需要留意一件事:

和之前几次危机时期相比,这次危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除了央行的货币政策之外,政府的财政刺激规模也是史无前例的。

自疫情爆发以来,各国政府采取了大量财政刺激计划,以减轻经济大范围停摆的影响,而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就是依赖央行印钞购买主权债券。与2008-2014年主要用于调整央行资本结构的量化宽松不同,2020年的量化宽松主要是为了将财政支出货币化。

在美国,人们会收到1200美元的支票作为补贴,在正常申领失业救济金的基础上,失业者每周还会收到600美元的额外失业救济金。数据显示,美国广义货币供应量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增长。由此可以推断,市场上还有可以补充流动性缺口的美元,关键在于投资者的投入程度有多大。

04、不要忽视美元走势对其他市场的影响

由于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所以有分析师认为美元流动性及美指走势对美国和全球金融市场、甚至对实体经济都有很大影响。

一方面,知名宏观经济学者施瓦茨(Lyn Alden Schwartzer)在Seeking Alpha上刊文指出,强美元对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强势美元会减少跨国企业的收入、削弱其国际竞争力。经过过去几年的挣扎,这些企业的利润几近枯竭,美元的任何重大突破对它们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在强美元时期,美元的表现往往能充当经济风向标。换句话说,全球流动性的变化往往先于经济,且能预示后者的变化趋势。

对投资者来说更重要的是,美元指数大幅飙升的节点往往与美国股市(以及全球其他股市)的触底反弹节点同时出现。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如果全球美元严重短缺,外国投资者就会净出售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以获取美元,而美国国内企业、机构也会因追加保证金而进行类似操作。

例如2008-2009年,美元大幅飙升与美国股市出现双重底部的时间是一致的。我们在2016年也看到了类似的情况,但由于美国成功地避免了衰退,而且经济问题集中在大宗商品和工业部门,所以当时的情况未引起足够重视。而在今年3月份,我们也能看到相似的情况再次出现。

总而言之,美元对全球金融市场影响深远。在市场重现美元荒迹象的关键时刻,交易者不可掉以轻心,还需要密切关注各大指标的变化,及时做好应对准备。


Kathy Lien Kathy Lien外汇分析:FOMC决议来袭,美元该买入还是卖出? 提供者 Kathy Lien - 2021年1月27日

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 美联储在周三召开了2021年的首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从美国资产的表现来看,投资者预期该央行不会有什么意外举动。股票上涨,美...

宗 校立 宗校立:美联储利率决议首秀,会带来意外还是惊喜? 提供者 宗 校立 - 2021年1月27日

【校立观点】:首先回顾美元昨日走势,从日线图看,昨日收定为一根带上影阴线形态,传递一种偏空情绪;若单从K线角度出发,昨日行情收定后,市场上逐渐看空的投资者应该会逐渐增多,因结合4小...

KoreTrading Academy 20210125欧日支阻互换经典交易结构分享 提供者 KoreTrading Academy - 2021年1月26日

20210125欧日支阻互换经典交易结构分享KTA欧盘直播精彩剪辑 加VX:Koretrading精彩视频:https://v.qq.com/x/page/k322464o6pc....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

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


合作伙伴 腾讯财经财联社雪球云掌财经新浪财经金融界金十数据和讯网易财经汇通网证券之星FX168同花顺财经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