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17日讯 证券时报记者 张国锋
今日上午,第十八届高交会中国高新技术论坛 创新中国主题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深圳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泽望从创投机构的角度出发,发表了关于如何推动创新中国的演讲。
2016年10月21日,深证创业投资指数(399696)正式发布,以反映创投基金培育企业在IPO之后的成长表现,凸显深圳市场服务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成果,向市场提供创投主题投资的业绩基准和投资工具。
截至2016年9月底,指数样本股有114只,占沪深两市同类企业的88%,凸显深市服务中小企业、创新企业的功能与特色。样本股绝大部分集中在中小板与创业板市场,分别占57只和56只。因为创投机构投资方向的特殊导向性,样本股更多地集中在高科技、创新性较强的行业,信息技术成为指数第一大权重行业,样本股占32只,权重达35%。
倪泽望认为,深证创投指数的含义实际上能说明创投机构对创业投资的导向性。根据其样本股的行业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创投指数的样本更多是集中在高科技、创新型强的行业。另外从创投指数的表现看,从2010年6月份开始到2016年9月30日,创投指数累计收益为157%,同期上证指数累计收益为25%,创业板指数累计收益为134%,创投指数同期跑赢了创业板,更跑赢其他一些指数。所以这样的指数就变得有一定的市场意义,也说明创投机构对市场投资的导向、眼光或者市场表现更为优秀。
在谈到创投机构对资本市场的贡献时,倪泽望先以中美两国创投机构参与企业IPO情况进行对比得出,中国的创投机构参与企业IPO的比例比美国要高。他指出,从创业板开板以来,到2015年所有的1195起IPO中,共有780起有创投机构参与,占比为65.3%,其中创业板的平均占比是69.9%,而主板和中小板的比例是62%。
从行业情况看,实际上创投机构比较集中投资两个行业,分别是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互联网。从区域来看,发达区域投资的企业IPO比例是最高的,第一高是广东,其次是浙江、江苏、北京。这也就表明,创投机构对资本市场的第一个贡献,就是能够为资本市场提供优质的可投资标的。他认为,创投机构对资本市场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创投机构对上市公司可以持续进行增值服务。他指出,许多上市公司在刚上市的时候,面临主营业务规模较小、盈利能力不高的问题,同时又承受着来自资本市场利益相关方的业绩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上市公司自身业务整合的需要以及监管政策的促进,通过并购保持增长是其不二之选。创投机构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投资项目按照产业链条的相关性进行对接,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为并购行为提供帮助,从而减少中间环节、节省并购成本,促进上市公司的快速壮大。而上市公司则可以通过良好的信誉背书为并购基金的资金募集与后期退出提供便利渠道,从而实现双赢。
在演讲的最后,倪泽望提出两点建议。他认为,深证创投指数虽然刚推出不久,但是他希望能够进一步对资本市场创业投资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他建议可以建立多层次的创投指数,从多个角度反映创投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具体来说,可以对清科综合排名前十的创投机构建立领先创投指数,以反映大型创投机构支持的企业在IPO的表现。对创投的主要投资行业建立行业的创投指数,以反映创投机构的新型行业的导向型及不同行业的IPO的表现。由于国际知名创投机构所投公司多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如纳斯达克等,因此可以对美国和香港股票市场建立中概股创投指数,以反映创投参与的企业在不同市场的IPO后的表现。总的来说,创投指数可以细分,根据行业、机构、区域不同的市场进行细分。
另外,倪泽望还表示,创投机构上市是国际趋势。他认为,由于私募基金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上市募集的资金可以作为一般合伙人(GP)的长期核心资金带动更多的有限合伙人(LP)资金,有助于形成长期资本,活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提高市场定价的效率。所以他希望可以建立健全创投行业的监管体系,推动或者开放创投机构的上市,推动行业进一步良性发展。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