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网9月20日,我国某口腔护理品牌发布的《2016中国口腔健康趋势白皮书》文中指出,受中产阶级崛起驱动和“十三五”相关医药生物产业政策持续落地的影响,我国口腔大健康市场将迎来井喷式的蓝海形态。预计未来15年内,其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00亿元。与此同时,综合口腔健康服务将取代单一口腔护理产品,成为消费者未来需求的主流。行业资深人士分析称,口腔大健康产业的广阔前景将定向激活资本市场,资本进入该产业的形式逐渐多元化,以往单一的资本进出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日渐复杂的产业发展。
产业现状:契机涌现,需要资本深度扶持
据最近一次全国口腔调查情况显示,我国35-44岁年龄段人群龋齿率为88.1%,65-74岁老龄人群龋齿率更是达到了98.4%,相对应却只有8.4%和1.9%人群得到了治疗。中国的牙科疾病发病率高、就诊率低,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治疗意识仍有待提高,而伴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延续,牙齿健康问题将会进一步凸显。在行业整体发展空间方面,目前中国健康产业占GDP的比重不到5%,与发达国家10%以上的占比相比,差距仍较大。而我国专业的口腔医疗起步较晚,难以满足目前不断发展的牙齿健康需求。从每百万人口的牙医配备数量来看,中国每百万人口中只有100名左右牙医,而欧美发达或中等发达国家基本在500-1000名的水平,中国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牙科疾病发病率高、就诊率低的现状表明该市场开发尚未成熟,资本拥有很多进入的机会。通江投资集团董事长张保国表示,我国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是未来口腔医疗的主要增长来源,高端连锁诊所和连锁医院将成为今后良好的经营模式。口腔医疗作为医疗服务行业的优势细分领域,未来市场潜力必将进一步增大。
据悉,当前我国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市场份额并不高,公立医院仍然占据绝对主体,因此这类机构对于资本方的需求日益强烈,迫切希望通过资本的投入改善自身起步晚、积累少、技术和管理水平存在缺陷的现实。但是,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公众信任度较低,资本方在进行项目评估时将不可避免地遭遇一些阻碍,从而使得社会资本与民营机构之间投入-产出的正面转化率较低。由此部分相关人士分析到,资本进入口腔大健康产业的形式将不可避免地呈现多元化特征。
资本联姻:形式多样,聚焦上下游链条重塑
数据统计,口腔大健康产业与社会资本的接轨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启动。这其中有2006年就已上市的通策医疗(600763,股吧)(600763,SH)、已登录香港联交所的现代牙科、已挂牌新三板的华美牙科等典型案例。而随着VC/PE投资玩法的兴起,一些具有互联网色彩的口腔护理O2O平台也逐步拿到天使轮、A轮融资,例如约克牙医、欢乐口腔等。
资本方进驻口腔大健康产业的“玩法”日趋多样,资本关注的焦点也在变化。起初,资本方关注的是所投企业的盈利能力,瞄准点趋向业务前端,重视所投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随着口腔大健康产业的不断发展,资本方开始逐步关注所投企业的横向产业拓展能力及纵向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了从产业点到产业链的把控过渡。通江投资集团董事长张保国认为,口腔大健康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方可与企业共同重塑上下游产业链条,拓展研发、诊疗、义齿加工和医疗培训的产业链协同效应。
据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未来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在“互联网化+”的催变下,加速两极分化的同时,市场优胜劣汰的步伐也在加快。资本关注的重点将不仅仅聚焦业务前端,而且更重视技术、研究、人才的产业后端矩阵。同样,借助资本的力量,企业在产业链横、纵向渗透上拥有较广的转圜空间。正是考虑到口腔大健康产业巨大发展前景和资本联姻形式的多元化,通江投资集团旗下成员企业通江资本已于今年3月参投国际著名的口腔医疗服务品牌-摩尔齿科(More Dental),希望通过资本的力量,进一步支持摩尔齿科在现有口腔医疗项目投资、口腔医疗服务及其业务管理、口腔新材料新技术培训与口腔医学研究等口腔大健康产业在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