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扬
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家华日前在第三届全球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暨上市公司产业转型升级高端论坛上表示,可从七方面优化创业平台:理解经济新常态、珍视创业提供的平等机会、拓展创业教育的实际范畴、着力于政府的政策导向、着力于社会和市场需求、着力于学生特点和优势、着力于精英和草根的共育。
李家华认为,要着力于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具有创新特色的创业活动能有效开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路径。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生产落后、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引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必定是新兴产业。高校创业教育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行业,为创业做好准备。
李家华表示:“创业教育应从三方面发力:一是迎接零边际成本社会,智慧和资本的互补;二是借势三个趋势和机遇;三是增强学校的内生张力,专业融合存在重大价值。”李家华解释,在趋势和机遇中,第一是全球性科技革命不断取得突破,带来的技术机遇;第二是借助市场教育;第三是公益机遇,创造公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