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债券消息 11月13日由和讯网与财经中国会联合主办的“经济蹒跚前行 布局2013年债市——中国固定收益俱乐部冬季会员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凯世富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乔嘉就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做了精彩演讲。乔嘉表示如果“十二五”规划中中小企业融资真的像说的那样重中之重,其实发改委在机制里是最好的。银行体系应该是辅助的作用。最理解市场的应该是证监会。
北京凯世富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乔嘉
乔嘉表示债市从监管部门的角度来看确实有点乱,发改委是企业债。发改委肯定是走大方向大战略的,其实可以考虑像美国的联邦中小企业管理公司,其实发起这样一个企业也挺有意思的。中国每一个省市都有,北京的中关村担保,广州对进出口,贵州对科技等等,我们每个省市都有政策性对中小企业扶持的政策和机构,但是确实缺乏组织,因为十二五规划每个省都不一样,每个市的侧重点都不一样。那就变成了企业跑来跑去,今天西藏注册可以返税,明天天津注册可以返税,这里有支持那里有支持,如果“十二五”规划中中小企业融资真的像说的那样重中之重,其实发改委在机制里是最好的。银行体系应该是辅助的作用。最理解市场的应该是证监会,因为它手底下有券商,银行和券商的区别是什么?银行习惯做老爷,坐在玻璃后面,券商习惯了满世界跑,我们券商的经纪业务部是很辛苦的,但恰恰是这种辛苦,在美国才创造出了华尔街。其实最接近市场的应该是证监会旗下的机构。
到现在迄今为止最接近的是什么?应该是我们的高收益债,报备制,这是很有革命意义的,那和美国有什么区别?美国是我把钱借给你,做一个债券,SEC根本不知道,直到你告我那一天。被动性解决和主动性管理,在这块土地上大家还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华尔街不是像发改委这些的人缔造出来的,是真正的买方卖方自由经济意愿的表现,所以说报备制是很伟大的,但实际情况太复杂,我们的证监会只管公募基金、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最后变成了内部消化,而我们的《基金法》又对公募基金的限制非常多。
让我们看看这些数据,最重要的是中间这一点,企业债越发越多,我们发了很多,然后又快没了,这是唯一一个利率越来越高的,这个结果也是因为我们债券的主流进不去,最后就剩下公募基金,最终就剩下我们券商的承销商和资管,幸亏我们的集合理财和专项理财做大了,要不然没法做大。9%的票面利息,3%的担保费,2%的承销,百分之十几,你仔细看看哪个高收益债的发行人借不来钱?我看第一单最可怜,自己把自己的房子都抵押出去了。你担保了以后,其实是消化你的贷款能力和再融资能力。这样下去的话,5%给了中间商,中国GDP才7%点多,你试试把13、12%的收益率给我们这样的私募基金,你看我们干不干?因为我就是养券三倍杠杆,也不过12、13%,你弄9%给我,你比我养券低,我没有折算率,也没有办法做杠杆,我所有的资金都套在你这里,还没有流动性,只有承销人自己买还差不多。最终大家变成了什么?变成大部分人拿可转债买了以后,60%多的折算率出来以后,买这个。这是一个玩命的生意啊。你买了这个,你就没有流动性了,你的可转债,60%多的折算率算高的了,本身也是博弈二级市场股票,这也是很难有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