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大佬论资本与企业成长:VC/PE投资频率下降-创投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2:28:4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2016年6月26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金融办、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外事侨务办、成都市博览局、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承办,投中信息协办的“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
2016年6月26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金融办、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外事侨务办、成都市博览局、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承办,投中信息协办的“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广邀国内外创业企业家、著名投资机构、顶级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全链条全要素代表参与,为其搭建项目交流和资本对接平台,推动资本、成果、技术等创新创业要素流动。意在通过创新创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和经济体系。

在上午主题为“资本与企业成长”的巅峰对话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郭戎、软银资本合伙人宋安澜中关村(000931,股吧)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杜朋、梅花天使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分享投资合伙人黄反之、新沃投资总经理杨栋锐、松禾资本合伙人罗飞作为嘉宾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本场巅峰对话由原子创投合伙人冯一名主持。

以下为“资本与企业成长”巅峰对话实录。

冯一名:大家好,我是原子创投的冯一名,很高兴今天在这里见证前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落地和天府国际基金小镇的开镇,古人讲“少不入蜀、老不出川”。我们经常看到资本助力企业成长,企业成长会给我们带来增值,在我们看来资本和企业是好基友。第一个问题想问几位嘉宾,资本对企业在不同阶段可能需要不同的助力,先从吴世春开始,从天使阶段讲讲是怎么助力企业成长的。

吴世春:早期阶段,其实企业面临方向的调整等问题,你需要帮助他梳理方向,帮助他完善团队,帮助他对接后面的投资机构。

罗飞:我们希望做联合发起人的方针,早期有一个想法,可能有一个团队,但是资源非常缺,我们作为投资人希望一方面给资金,另一方面希望作为联合创始人,企业缺什么,我们帮什么。

宋安澜:我们不是做种子和天使的,我们2000年开始在中国做投资,A轮投资比较多一点,我们比较注重有科技含量的投资项目,比较喜欢黑科技的东西,0到1和1到N,我们可能喜欢看0到1的项目,但是投的是希望1到N的,希望钱进去以后马上能做大。对于1到N的风投,我们认为在这个投资领域里面钱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对于这个阶段投资的关键来说,除了钱以外还有很多,比如说公司治理,把它的账、管理方法都理顺,这特别重要。还有就是看后续投资和融资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黄反之:我们叫分享投资,主要做互联网领域和生物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我不就哪个具体的项目我们做了什么,我就想跳开各家企业自身,我们看看风投和创新的关系,最好的范例还是来看看硅谷。硅谷之所以发展到今天成为全球创新的中心,实际上和它创新的生态圈很有关系,创新的生态圈离不开像斯坦福这样的创新源头,离不开每年几百家创新企业,离不开两千多家的中介机构,离不开一千多家全球各种知名VC机构。这个生态圈,毫无疑问VC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从50年代半导体的开始和七八十年代计算机、IT开始,到后边90年代信息化开始,到现在我们说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以及像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其实都是从硅谷开始的,都是背后拿了大量的风投资本。

特斯拉最近一笔融资一次就融100多亿美金,加上它十几轮具体拿了多少钱我不知道,但是大家可想而知,如果没有背后VC资本的推动,特斯拉、谷歌这些无法走出来。咱们看国内,深圳为什么好?背后VC功不可没。我们国家做创投的机构有1万多家,其中有4千多家在深圳,剩下6千多家,北京上海各自3千多家。从这个概念上讲深圳是VC最活跃的地方,当然深圳还有其它机制,包括当地政府的机制,市场化的机制,民营经济为主的机制,使深圳在国内乃至在全球都成了创新创业比较发达的地方。

冯一名:想请问一下杨总,新沃在中晚期的时候跟前面早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杨栋锐:新沃投资的定位是全周期的金融服务,创新者的伯乐,企业家的加速器,上市公司的伙伴。我们的题目是资本与企业成长,资本不单是钱的问题,还包括资源、战略定位、商业模式、公司治理等各方面。刚刚提到天使阶段,天使的角度来说钱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对这个行业未来的趋势,包括商业模式,后期资源整合,包括后期融资,可能这方面应该投入非常大的,是保姆式的服务。

新沃在天使也做了一些服务,在中后期我们是定位企业家的加速器,帮助企业成长和加速。这个阶段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行业定位,包括团队都已经很稳定了,可能需要资本的助力。所以我们定位帮助企业加速成长,包括我们在某个行业里面投了一些可以形成协同效应、业务交叉合作等各方面。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后端我们定位上市公司伙伴,想帮助上市公司发展,因为上市公司融资能力非常强,定增、评级都非常容易,需要用金融设计来帮助他一些产品架构或投资架构。每个阶段的金融或投资机构提供的侧重点和服务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定位就是为企业提供全周期的金融服务。

冯一名:我们下面第二个问题想请一下郭委员和杜会长,站在产业自律和行业协会的角度你们怎么看待资本和企业成长的定位和关系?

杜朋:今天的题目叫资本创新,我给大家介绍两个身份,一个是大家看到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的副会长,一个其实我也是吉利控股的副总裁。我用几句话来形容,第一,我们现在是全球做科技服务行业最大的,我们控股的上市的有3家。再有就是,我们参股的一些上市公司有很多是从孵化阶段开始做的。为什么讲这个?刚才我们都讲了VC,上市公司其实在创新领域里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回归到我协会的身份来讲。中关村去年总共25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4.8万亿,这是中关村区域的科技型上市公司,我们没有包含那些巨无霸,比如工行。

2015年中关村上市公司投到科技领域的资金是3千亿,我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中国的创新中关村是一个区域,然后深圳是一个区域,因为深圳有资本市场,有退出。我们所有的创新者是为什么创新?没有钱没有发展你创新是干嘛的?为了一张纸吗?肯定不是,所以资本是其中最重要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力量,这也是创投为什么要发展。我们提创投都是要提多少倍的市盈率,多少倍的退出。

刚才讲到生态环境,中关村两百多家上市公司,包括我们投的这几十家上市公司,其实它们上市之后每个创业者本人并不会退出,他们回到了创业的舞台上面,他们用他们自己获取的资金,投入到了再创新的领域里面。所以中关村现在的天使投资人对外宣布有上万人,我觉得差不多是这个数字。这就是我们和硅谷现在为什么可以平起平坐,因为已经形成了一个正循环,从小的创业开始,阶段的天使投资人,到最后他们成功变成上市公司,有很巨大的资本市场的动力和力量之后,他们依然会投入。所以要我说其实上市公司也是创新创业里面的重要一环。

郭戎:谢谢主持人的问题,我参加今天的对话其实对自己还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大家看到我的单位是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所以我天天日思夜想的就是怎么样科技科技科技,创新创新创新,现在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反过来的,金融和企业的成长,让我更加反思金融能给创新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我想无外乎三点,第一是金融它能够带来更好的风险评价、控制和分配;第二是金融能给创新带来要素的优化配置,就像身怀绝技的大侠一样,你也要感冒生病,你也要穿衣吃饭,不吃饭你连武功都使不出来;第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把股东的企业变成员工的企业,变成股东、投资人和员工共治的企业。总而言之,研究科技和金融,现在中央和地方都很重视,这是这两个重要要素在企业结合的重要原因。

冯一名:过去我们说到企业成长大家都会想到一个现象,烧钱、补贴。这在整个投资圈有很大的争论,请各位嘉宾谈一谈你有没有投过烧钱补贴的企业,你怎么看待烧钱补贴这件事情。

罗飞:这个领域大家看得比较多的是O2O,确实像打开烧钱补贴先河的滴滴、Uber,我们在这个领域投的不多,在这个领域之外投得比较多的是类似于游戏这样的公司,游戏这种公司在赚钱之前要积累客户,它要有补贴。但是这个积累到了一定量之后,用户群就会成倍高速增长。这个可能是基于互联网的运营模式,要集聚大批的种子用户和突破用户群,这是比较可行的一种方式之一,我觉得在这里边,投资人投的是成长。

杨栋锐:烧钱这个事一直都有,烧钱如果能烧出好的产品,好的团队,我觉得是值得的。但是这两年烧钱,我们投资最重要的是要看你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有没有稳定的商业模式,最终烧钱的目的是要烧出有能力营运的持续性商业模式,那我们是认可的。但是这两年烧钱有一点变味?烧钱本末倒置。前几年烧钱最好的互联网积累了很多客户,有很多流量红利,红利可以变现。但是这两年红利已经挖掘得非常充分了,再去变现的能力就非常弱。

很多创业者没有对这个现象有一个深入的思考,还是认为我烧钱获取客户就可以挣钱,这个问题很严重,因为你发现你烧了很多钱之后,获取了很多客户,但是留存黏度非常差。这两年消费者很舒服,基本上免费买到很多很好的服务和产品,我觉得这个烧钱已经变味。烧钱最终的目的没有思考清楚,以前科技研发或是干什么,我确实需要投入资金,包括医药研发,一个医药研发十年这确实需要烧钱。那我目的很明确,要烧出很好的产品,而且这个产品的市场容量非常大。

但是现在的烧钱是什么?互联网这两年烧钱就是单纯的获取用户,包括甚至出现了很多造假,大家刷单,没有真实的交易,但是我给你配合拿补贴,这种现象非常多。所以烧钱这种现象已经变味,大家单纯追求客户,但是客户又留存不住。反过来我们又看到了很多项目,我们拿钱要获取用户,要打广告,打广告为了什么,获取用户为了什么?怎么盈利,还没有思考。对于我们投资来讲,最终的本质还是关注是不是很好的生意,有没有很好的商业模式、盈利能力。

黄反之:烧钱这个概念不能因为这两年移动互联网发生的状况就对烧钱一概而论加以否定。我们投资医疗和互联网领域,我就讲一讲移动互联网。这两年非常火爆,前几年很有名的移动医疗项目,我们从开始的逻辑就跟一般人不一样。春雨医生现在还在烧钱。为什么?因为这种烧钱都是基于过去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大家认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最后只能有老大,没有老二,没有老三,所以我就一定把你烧死,问题是烧到现在它自身也难保,它要找线下,它也有问题,就是这种移动互联网项目往往没有抓住医疗核心的矛盾。

医疗核心矛盾是供不应求,你抓几千万的C,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线下看病难看病贵在网上就能解决吗?没有解决刚需。现在那么多慢性病管理的,哪些抓住刚需了,哪些可以产生现金流,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投移动医疗,我们投的核心是要选大的病种,要深度切入,要到诊疗环节,这样才能解决刚需,解决黏度。

吴世春:我们比较看好产品型公司,不太看好营销型创业公司。我们认为产品型创业公司投在产品研发和服务的改进、模式验证上面,我觉得这个钱是值得花的。如果把那个钱用于补贴,用于打价格战,我们特别不鼓励做这样的事情。O2O就有大量的烧钱、补贴,但是很难持续。之前烧钱的项目,像滴滴烧钱能形成品牌,占据市场份额,它的产品是高频产品,所以比较容易烧出效果。很多效仿的公司产品是低频服务,靠融资能力烧出品牌烧出压倒性优势,这是无法持续的。

杜朋:我们烧钱是愿意烧的,比如新能源、环保、大健康、数字城市管理,这四个领域是一直在着重烧钱的,因为我们认为这些领域烧钱会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收获。这种烧钱跟着国家进步一起烧钱,烧钱之后可以带动产业,它的收益也是可以看得到的。

宋安澜:我同意杜总的说法,烧钱有时候还是必要的,实际上烧钱不少钱就看企业的定义,我想我们有两类不同的企业,一类是现金非常少的传统企业,很多所谓传统企业滚动发展,赚一点钱再加一点投入,比如开饭馆。第二类是高科技的公司,开始一定要烧钱,然后最终开始增长,这个增长速度要很大,最好是指数型增长,做产品也好做用户都需要把钱投进去。但是烧钱不能盲目烧钱,比如说做团购的,补贴没有效。真正有效是钱投下去有一堆用户,这堆用户要付费,这非常重要,因为做商业有一个充分必要条件,要付费。

郭戎:作为消费者我双手赞成烧钱,热烈用户烧钱,从理性角度看,资本的价格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在下降,我们这个行业说烧钱最厉害,也未必,很多基础设施烧下去,地铁这些东西回收期就更长了。我在想关键的是什么,美国纳斯达克很早就能给烧钱企业定价,给你企业很好的定价,在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我觉得可能未来要考虑怎么样给烧钱有一个更好的定价机制,允许去试。

冯一名:谢谢各位,看来台上嘉宾的意见还是比较一致的,就是说无效无谓的烧钱是不要的,但是好的烧钱,该烧的不烧也不行。最后一个问题跟冬天有关,昨天我们朋友圈又被经纬创投张总的文章刷爆了,他每个月都会写文章谈到冬天,说企业要融资渡过这个情况。我想听听在座台上的七位嘉宾能不能谈一下你们对冬天的看法,如果冬天来了冬天会持续多长时间?

罗飞:冬天已经是一种常态,去年我们有一个活动也在成都,那时我们就在讨论,有一个共同的结论是冬天里的阳光。做投资我觉得一方面要看现在的环境,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投资更重要的是要看将来,冬天的形成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政府加大重视的同时,民间资本投资在降速。我觉得有一个问题一个机遇,一个问题是真正到了结构调整的时间,民间投资最敏感,民间投资、民营投资都找不到方向,都很困惑的时候,这个时候来讲真的是社会投资,可能是在几年中都会彷徨、停滞的标志,这是一方面。第二个方面,我觉得有政府以拨改投的方式来启动社会的投资,调动社会投资的时候,这也是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来自于政府,政府在营造一种社会投资的环境。这几年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政府以拨改投的方式来调动社会投资人的积极性,尤其是调动专业投资机构的积极性,这是从来没有的。加上这十几年,以专业投资机构管理团体的成熟也到了一个阶段,所以一个是结构调整,第二是有大量成熟的优秀的基金管理团队起来,再加上有政府以杠杆和母基金的方式来支持。作为未来的投资,我觉得三个方面一起可以看到冬天的阳光。

杨栋锐:冬天这个词可以解释很多种,冬去春来,冬天很快过去春天就来了。但是冬天这个词,第一重理解可能是中国经济,包括全球经济处于转折或者是未来发展方向不明确,包括政治方面等各方面,我觉得可能冬天这个词稍微准确一些。但是落实到投资或者是创投,我觉得冬天这个词不是很准确,两年之内可能是钱太多了,这两年投资过热,很多企业估值很高,也有很多情况,创业者也非常多,死掉的也非常多。所以我觉得从投资角度不用恐惧,反而是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寻找中国的产业转型,或者是新型的技术、新商业模式中间产生的机会,健康领域我认为永远都有机会。

黄反之:为什么说资本市场寒冬来了?无非就是移动互联网出现了很多泡沫,投了很多上不去下不来的企业,我们投的方向那么多,你不能说因为你掉在这个坑里就说资本市场的寒冬来了,对这个判断我是不同意的。投资就是极少数的事,就是挖掘价值的时候,寒冬的时候你就要去播种,难道到春天秋天再播种吗?那是我们收割的时候。我们是投互联网创新和生物医疗,我们在互联网领域没有投上不去下不来的公司,我们投资的公司也都发展非常好。所以即使你说冬天,我也要说这个冬天不太冷,即使你说大家都在退却,但是我要说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那么多的机会,不要因为某一点影响我们的全局。

吴世春:梅花过去半年投了36个项目,我觉得我们还是保持跟去年一样的投资节奏。B轮之后的机构为什么出手少了呢?因为没有大的退出了,中概股行情不好,A股退出更加狭窄,借壳机会也少了,大的风口没有看到出现,所以出手比较谨慎。但是对于早期的机构来说,因为主要是投人,也没有什么分口,但是我们很多的同行交流,原来BAT里面创业的中高管变成可能比较谨慎,就不愿意跳出来,现在合格的创业者少,感觉优质的创业团队少了,感觉早期到中后期,现在投资机构的投资频率都下降了。

杜朋:股票市场影响我们所有人的投资方向、价值取向和价格,最近把一些没有办法评估特别虚高的叫停了,我觉得证监会在逐步成熟起来,对投资者来讲是很好的,我们可以看到有价值的企业出现,有实力的创业者机会也来了,你可以做很扎实的技术很好的产品拿到钱。

宋安澜:我就讲两句。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在不要讨价还价。对于创业者来说现在尽可能更现实,该降价降价,拿到钱最重要。

郭戎:各位投资家的判断我都同意,也要理性面对,现在确实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国家统计的数据,我们要扎好底线,不要让它变成更大的箫条。未来是转换期,对于普通消费者或投资人,未来从资产价格上来讲是无形资产上升的时期,物质形资产价格下降的时期,我觉得要完成这个转换,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创新经济体。

冯一名: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投资本身就是一个千人千面的事情,无论是大家在眼里的春天也好还是冬天也好,希望我们借助前海基金和基金小镇的助力能帮助大家有很长足的发展。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