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安徽银监局督促行业填补普惠金融缺口 打通最后一步路-银行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2:26:5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安徽银监局督促银行业填补普惠金融缺口 打通最后一步路 安徽银监局以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工作“村村通”为普惠金融依托,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向下延伸网点,广泛布设ATM、POS、转帐电话、自助服务终端等电子机具

安徽银监局督促银行业填补普惠金融缺口

打通最后一步路

安徽银监局以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工作“村村通”为普惠金融依托,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向下延伸网点,广泛布设ATM、POS、转帐电话、自助服务终端等电子机具,在皖北和大别山区全面推广“拎包银行”服务,延续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步路。

基本情况:截至2016年末,安徽省银行业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15505个,其中,网点覆盖行政村6123个;各类电子机具(含ATM、POS、转账电话和自助服务终端)覆盖行政村13377个;其他方式覆盖行政村5611个;建档(评级)农户数7843213个,授信农户数5462702个。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覆盖率100%,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主要措施:

(一)加强监管引导。一是要求分局召开监管工作会议,专门部署辖内银行机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作。同时,定期收集并汇总相关统计报表,及时掌握推进情况。二是通过监管走访、监管会谈等方式实时督促各机构重视农村市场,充分挖掘农村金融需求,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并结合“精准扶贫”及“拎包银行”推广工作,协同并进,切实提升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水平。三是成立“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牵头部门,制定工作推进方案,建立工作会议制度,提升机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拓展服务渠道。支持辖内农商行在国家级贫困县以及皖北贫困地区设立异地分支机构,提高落后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密度。如,徽商银行构建了县域支行、徽农支行、徽农金融服务室“三维一体”的农村普惠金融渠道体系,实现了安徽省61家县域支行全覆盖,并按照“定位乡镇、服务城乡、规划先行、循序推进、均衡设置、持续经营”的思路,大力推进徽农支行、徽农金融服务室建设。截至2016年末,该行已在省辖范围内设立79家徽农支行,在省辖123个基础金融服务空白的行政村设立徽农金融服务室,使农村客户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三)加大网络技术运用。辖内农商银行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技术,在具备通信条件的行政村,与网络通信运营商合作,利用固定电话、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等,打造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社区E银行”便民金融服务项目,通过网络技术运用,直接服务到户。今年8月份和10月份辖内农商行分别推出金农惠民宝的有线版和无线版,通过在村委会、供销社、小卖部等区域布放金农惠民宝,让农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四)重点推广“拎包银行”。今年以来,安徽银监局将金寨农商银行“拎包银行”经验进行复制和推广,召开“拎包银行”金融服务推进会,全面提升安徽省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目前,在皖北和大别山区布放695套专用移动设备,服务覆盖4373个行政村,服务场次6761次,交易笔数超过60万笔,服务人群136.8万人,收集客户信息38万余条,受理客户授信业务准入15071户,通过“拎包银行”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988.56万元,受益贫困户1714人,借助“拎包银行”进行近5000场金融知识宣传,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100%。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