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市场后市预期僵化 资金价格折射政策心病-债券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2:23:2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微观经济学教材中有一段经典阐述:均衡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但高出市场正常水平的价格,有时候却能救命。在案例中,作者曼昆讲了一个分别用1美元与20美元去买水的故事,不少人对此还记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微观经济学教材中有一段经典阐述:均衡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但高出市场正常水平的价格,有时候却能救命。在案例中,作者曼昆讲了一个分别用1美元与20美元去买水的故事,不少人对此还记忆犹新。

曼昆在教材中表述道,当市场上净水严重短缺时,价格毫无例外都会出现大幅扭曲上涨,原来卖1美元的水可能会被抬高到20美元。一个小男孩因为急病需要饮用净水,他妈妈去街上一看大多数商店都没货了,唯有一家单价20美元的店里还有。妈妈花了平日20倍的价格买下来,小男孩因此得救了。曼昆说,如果都只卖1美元,在市场预期水仍会短缺的情况下,其他没有需求的人都会去囤积净水,真正有需求的人将无法享受这些商品或服务。

昨日的银行间货币市场,也出现了这样一幕。而且据业内人士说,这样的场景会经常出现。

证券时报记者查看了Wind成交细项数据后发现,与其他各个期限相比,昨日的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异军突起至3.5245%,早上9点05分的第一笔交易竟报在3.6%的高位,而前一日加权价格仅在3.1%不到。昨日这一笔异常成交,使得加权价格明显虚高。

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被人为抬高了,这种利率扭曲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光大银行(601818,股吧)首席宏观分析盛宏清对记者说。上海某货币经纪公司资金交易负责人则表示,虽然不知道是哪些机构在做,但出钱的人多数是国有大行。而且,也不排除是有意“倒货”去影响市场价格,同时借此牟利。

南京银行(601009,股吧)金融市场部研究主管黄艳红告诉记者,这种情况经常会有,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市场价格预期,甚至会干扰到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操作。“但机构的拆借成本,最终还是要看实际的成交利率。”她说。

联系到曼昆的故事不难发现,货币拆借市场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恰是市场整体预期对微观金融事件的影响。

当然,我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谁能够从中获益以及谁会得救,而是当市场预期严重趋向一致时,这种价格扭曲就会应运而生,其背后的原因就是预期。

当前的预期是怎样的?影响预期的核心因素又是什么?对此,东方证券固定收益部总监孙志鹏表示,房地产市场是目前最大的变数。他对记者说,央行连续表态要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正是降息、降准屡屡“难产”的深层次原因。而从债券市场、货币市场来看,就是机构谨慎操作和缩短久期,拆借利率也难以持续下降。

盛宏清认为,央行连续使用逆回购手段,并有意扩大操作期限,就是想借此去“替代”准备金率。毕竟逆回购期限较短,灵活性远强于对准备金率的调整。不过盛宏清也表示,央行这种谨慎操作,加重了市场的流动性压力。据悉,昨日央行首次对28天期限逆回购进行了询量,而今年以来均是7天和14天的操作。

金元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王晶指出,食品价格上涨趋势似乎要卷土重来,部分行业企业倒闭事件屡见报端,通胀形势也不容乐观。与一次性降准相比,央行选择逆回购,就可以精准控制操作时点,市场需要资金的时候,就对数量和期限进行调整,避免了陷入被动。

“对金融市场而言,预期极其重要。”王晶称,假如市场一致认为通胀没问题了,那就都会去加杠杆和扩充资产负债表,并达到为实体经济间接输血的作用。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所以去杠杆操作仍是主流,生产紧缩仍是大趋势。这样看来,债券市场中长期仍有投资价值。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