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债券消息 2月13日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启动,标志着一度中断达17年的国债期货的重出江湖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国债期货是一种以国债为标的物的金融衍生产品,它的推出给债券投资者提供了更有力的对冲利率风险的工具。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利率风险对冲工具——IRS(利率互换),虽然也可以对冲利率风险,但其参与门槛较高,主要以银行和少数大型券商为主,交易也不够活跃,和国债期货所具有的连续交易、标准化合约、统一逐日盯市、集中清算交割等诸多优势相比略显不够灵活。如果国债期货能够最终正式重启,它将正式完成从生至死,从死再至重生的一个完整轮回。在这个轮回中,中国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以更加自信的心态走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阴影,这对金融市场的长期发展而言,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从目前的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的情况来看,合约面额为100万元,保证金比例为3%,标的物为5年期票面利率为3%的虚拟券,交割券为4-7年固息国债。这样的一个制度设计也煞费苦心,较大的合约面额可以将风险承受程度较大的投资者甄别出来,较低的保证金比例可以保证期货价格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吸引逐利资金的进入。逐利资金的进入对于国债期货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具有套保需求的机构要实现风险的对冲,势必需要将利率风险转移给以投机为目的的逐利资金,而逐利资金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也乐于承担这种风险。这样,期货这种衍生产品所具有的风险交易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和17年前国债期货以单一券种为标的物设计所不同的是,重出江湖的国债期货以虚拟券为标的物,实际上对应着现券市场的一篮子国债组合。
这种设计极大降低了期货的逼仓风险,在制度设计上也更利于国债期货的发展。唯一不足之处在于,虽然4-7年国债的存量高达50万亿,但大部分放在持有到期账户,真正在市面上可以流动的并不是太多。理论上,部分机构还是存在短期操纵现货价格的可能性。如果能从制度上解决持有到期账户国债的流动性问题,将彻底解决国债期货制度存在的隐患。
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已经进行了4天,以TF1203为例,日间最大波幅从第一天的3.25元,下降到最近两天的不到0.8元,也表明投资者正趋于理性。但目前定价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偏差,周四TF1203的收盘价97.83元,对应收益率高达3.48%,大幅高于银行间5年期国债3.15%的收益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