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因债券自营业务交易员越权操作导致6648.29万元浮亏,国信证券对固定收益证券总部总经理于为群和该名交易员做了离职处理。
《第一财经日报》在1月17日的报道中称,国信证券2011年下半年债券自营出现了高达6亿亏损,其负责人已经离职。同时,国信证券为了接收来自华林证券固定收益团队人员,在去年下半年还专门设立了固定收益事业部。
针对国信证券2011年债券自营业务浮亏6亿多元的传闻,国信证券固定收益证券总部有关高管向财新记者澄清,称事实上仅浮亏3000多万。
“主要是因市场下跌、资金吃紧导致。亏损额度在公司可控范围内。”国信证券指出,债券撮合交易业务是国信开展的一项常规业务,自2006年启动以来,一直运作有序、情况良好,每年都有一定盈利,不需要公司资本金支持。
“该事件本质上属于业务部门的个别人员越权操作。”国信证券称,公司在2011年9月发现这一情况之后,立即停止了资金拨付流程,首先处理越权行动问题,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全面调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现已摸清相关情况,并已经采取了措施。
这份落款1月16日的新闻稿称,国信目前已经暂停该项业务,并于2011年10月31日主动向监管机关进行了专项汇报,也在部门会议、公司内控会议和年终总结大会上进行了情况通报。
附:国信证券新闻稿原文
国信证券对债券撮合交易业务有关传闻的说明
首先,感谢各方面对国信的关心,在公司正在处理该事件期间就来电问询情况。
债券撮合交易业务是国信开展的一项常规业务,自2006年启动以来,一直运作有序、情况良好,每年都有一定盈利,不需要公司资本金支持。2011年,公司固定收益证券总部希望进一步发展债券投资业务。公司经过多次研究,准备拨出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然而,当公司尚在研究、论证,专项资金还没拨付的情况下,该部门越权行动,擅自操作,放大业务规模。
公司在2011年9月发现这一情况之后,立即停止了资金拨付流程,首先处理越权行动问题。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全面调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现已摸清相关情况,并已经采取了措施。该事件本质上属于业务部门的个别人员越权操作。截止2012年1月13日,该项业务浮亏6648.29万元,主要是因市场下跌、资金吃紧导致。亏损额度在公司可控范围内。
为了制止和处理该次越权行动事件,公司目前已经暂停该项业务。公司一方面加紧处理这一事件,同时也在抓紧布局,以期今后更加有序、良性地发展这项业务。
公司在基本掌握情况后,已于2011年10月31日主动向监管机关进行了专项汇报。公司已经在部门会议、公司内控会议和年终总结大会上进行了情况通报。目前,公司正以处理该事件为契机,举一反三,全面排查,严密防范风险和违规操作事件。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