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短期外债两年翻番 占比超七成偿付风险仍可控-债券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1:47:0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由曦在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这两年间,中国短期外债余额增幅达137%,短期外债占比也由两年前的五成左右上升至超过七成。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9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

由曦

在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这两年间,中国短期外债余额增幅达137%,短期外债占比也由两年前的五成左右上升至超过七成。

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9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6425.28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804.17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28.08%;短期外债余额为4621.11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71.92%。

债市热点文章[热点]
债市调整接近尾声新基金迎来建仓良机 债券天王 8月狂卖美债 经济仍处下行通道投资长期可为 债券投资新选择—中小企业私募债 债券指数化产品体系发展展望 标普道琼斯和德银推出人民币指数 QE3推出或成压垮债市最后一根稻草 冬藏债券 等待春暖花开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了从2009年6月末至2011年6月末的外债数据,发现中国短期外债占比近两年间一直处在持续上升的状态,2009年6月末,中国短期外债余额为1943.65亿美元,短期外债占比为53.90%,2011年6月末,短期外债余额为4621.11亿元,占比为71.92%。

“短期外债的持续迅速增长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建行高级分析赵庆明博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本外币贷款的利差,以及国内人民币信贷规模管制均导致了企业对于外币融资需求的上升。”

短期外债是指偿付期限小于或等于一年的外债,由于期限较短,在经济金融形势发生变化时,债权可能被集中迅速要求清偿,由此会使债务国产生债务偿付风险。

赵庆明表示,虽然外债余额和占比均不断上升,但中国当前不存在资金偿付风险,在他看来,中国当前6000多亿美元的外债余额仅与一年的贸易顺差相当,同时,考虑到有巨额外汇储备“兜底”,外债偿付风险可控。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国际清偿能力成为衡量外债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主要的国际清偿能力指标包括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的比率、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余额的比率。按2011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1974亿美元)计算,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的比率为497%(国际标准安全线为 20%);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余额的比率为691%(国际标准安全线为 100%)。

从短期外债构成看,2011年6月末,与贸易有关的信贷余额为3482.21亿美元,占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的75%,其中贸易信贷占52%,贸易融资占23%。

外汇局表示,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大多具有真实的进出口贸易交易背景,其增长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基本上相适应,因此,这部分短期外债占比上升不会影响我国外债安全。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