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特约
本周交易所债券市场依然维持上周的走势格局,仅是国债指数在周一创下129.45点的新高后,随后几天则是横盘整理,未来能否继续向上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企债指数和公司债指上周以来连续出现五连阴,成交量日渐缩小,欲升乏力,短期弱势迹象更为明显。分离债指在图形上似乎与7月底的走势将形成双底趋势,但是近日日K线翻红,且成交量放大,预示加速下滑的趋势已经有所遏制。债市后市走势仍将视基本面和资金面情况作出选择。
在个券方面,本周国债走势较好的有010107、010303、010410、本周转债品种似乎有探底反弹迹象,较为明显的如澄星转债(110078行情,资料)等。公司债中走势较为稳健的有11上港02、09临海债、08合建投等等。
本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CPI同比上涨6.2%,与上月6.5%的涨幅相比有所放缓,该值并未超出市场普遍预期。数据显示物价上涨压力有所减轻,但通胀仍旧高企,分析预计年内货币政策将维持偏紧格局,但各方人士对年内是否加息存在分歧。估计对债券市场尤其是利率债影响不会很大。
进入下半年以来,债券市场一直没有系统性的机会,行情主要是被短期热点推动,如海外经济二次探底危险引发的避险情绪、政策沉默期下流动性的暂时宽松等。在供给压力仍大,资金面、基本面仍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信用债市场短期仍难以摆脱低迷走势。
发行市场方面,9月8日,国家开发银行与农业发展银行招标发行了最新三期新债。发行结果显示,国开行发行的3年期固息金融债与农发行发行的5年期固息金融债中标利率均明显高于二级市场,10年期国开行固息金融债则基本贴近二级市场水平。在市场谨慎心态难改的背景下,三期新债的最终发行结果仍然较为符合预期。据分析,在三期新债发行结果公布后,二级市场三年期、五年期金融债收益率也做出了一定的上行反应,这显示出市场做多信心依然不足。
但是,面向个人发行的债券估计市场依然畅销。本周一,财政部发布公告称,将从2011年9月10日起发行三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储蓄国债是财政部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一种不可上市流通的人民币债券。我们记得上月发行的五年期国债年利率高达6.15%,这种收益水平在负利率的情况下相对稀缺,这期国债遭遇“秒杀”,不少银行网点开门时就没有了销售额度,让许多人关注后续的国债发行。这也反映出市民在投资渠道狭窄的当下,仍青睐风险较小、收益可观的国债品种的理财心态。9月10日新一期电子式储蓄国债将在各个银行网点与市民见面,收益率与上月发行的各期持平,5年期利率仍在6.15%的近几年高位。相对于动辄5万元为起点的银行理财产品,这种以100元为起点按100元的整数倍发售的储蓄国债向更多普通市民敞开了大门。购买后,市民可按照相关规定提前兑取、质押贷款和非交易过户。不过,提前兑取仍将按照规定扣除利息。
虽然目前市场上有不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超5%,但大多为中短期产品,有的只是一周或一个月的产品,3年或5年期的高收益品种不多。若未来利率上升空间不大,而CPI在今年4季度有望回落,那么,收益率高出同期定存0.65个百分点的5年期国债,确实是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不错选择。
此外,近期转债也再度成为债券市场热点。中国石化(600028,股吧)于上月末公布了新的转债融资预案,拟发行不超过300亿元可转债,条款基本复制已上市的石化转债。尽管从董事会通过到最终上市还将有一年左右时间,但这一预案对于当前可转债市场来说无疑仍是个重大打击。石化转债并未设置回售条款,对于发债主体并无回售压力,不转股对发债主体仅仅是意味着发行了一个期限为6年、票面利率低于当前市场水平的低息债券,而这肯定是转债投资者不愿意见到的。目前在交易上市的转债已到估值底部,但仍无法摆脱底部震荡的态势,未来转债市场仍将经受资金面和正股的双重考验。
在股市未见明显好转之前以及9月末资金面仍会紧张的情况下,未来转债市场整体仍将继续震荡。长期来看,股市已经处于低位,转债估值已经临近底部,投资者可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可能的震荡调整。
作者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