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银行前5个月发债融资近万亿 转战香港市场降低成本-银行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1:29:0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为降低发债成本,不少银行将目光转向香港市场,欲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和补充流动性。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包括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内,金融机构前5个月发行金融债券的数量、规模均较

为降低发债成本,不少银行将目光转向香港市场,欲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和补充流动性。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

包括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内,金融机构前5个月发行金融债券的数量、规模均较去年同期大增。据万得资讯统计数据,今年前5个月金融债发行了63只、发行总额为9779.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7%、93%。

银行市场周刊银行周刊:
刷卡费率酝酿下调 支付行业或迎寒冬
银行业2011年八大星闻 2012年新增信贷8万亿成业内共识 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全线超5% 银行卡刷卡费率酝酿下调 利率市场化或令银行少赚一半 退休阿姨托办信用卡 被骗47万 和讯网信用卡频道正式上线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疯狂发债的金融机构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以国开行为例,今年前5个月国开行发行了35只金融债,接近该行去年全年36只的发行量。通过发行35只金融债,国开行今年前5个月累计融资6049.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65.7%。

此外,去年金融债发行规模较少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今年也加大了发债力度。其中,去年同期中国进出口银行仅发行了1只金融债,今年前5个月发行数量则达到了9只。

除了政策性银行以外,商业银行的发债总体规模也较去年同期增加,尤其单家银行发行规模明显增加。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共有8家银行发行了10只金融债,共发债融资625.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2%。虽然参与发债的银行数量与去年同期相仿,但今年单家银行发债规模有所增加。以城商行为例,去年同期3家城商行的发债规模均在10亿以下,今年前5个月各家城商行的发债融资规模均在20亿元以上。

在今年紧缩货币政策环境下,国内金融机构发债成本已较去年明显提高。据万得资讯数据,今年5月份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加权平均票面利率为4.5112%,去年同期为3.7067%。

为了降低发债成本,不少银行将目光转向了香港市场,欲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华夏银行(600015,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601166,股吧)、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等多家A股上市银行先后公布了赴香港发债计划。

多家银行均称,发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和补充流动性。今年监管部门实施新监管标准后,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底限要求分别提高至11.5%、10.5%。若贷款出现过快增长,资本充足率还需进一步提高。

实际上,在今年第一季报告中,有13家上市银行公布了资本充足率,这些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出现下滑,13家银行平均下滑了0.44个百分点。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