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特约
3月份中采中国制造业PMI为53.4,较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季调后为51.3,显著回落3个百分点。生产指数55.7,较上月提高1.9个百分点,季调后较2月下跌4.6个百分点。整体来看PMI的回升主要是季节性的,但临近春节的简单季调往往不准确,因此,必须观察更细节的数据得出经济增长的变化方向。
新订单指数上升0.9个百分点至55.2,新出口订单反弹1.6个百分点至52.5。但季调后,分别显著下跌5.5和4.8个百分点。出口订单情况好于内需订单。
从整个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制造业增长温和下降,与我们前期判断一致。季度数据季调后,制造业PMI较2010年4季度温和下降1.5个百分点,标准化后,下降0.5个标准差,生产指数小幅下降2.1个百分点,标准化后,同样下降0.5个标准差。回落的幅度约是2010年2季度回落幅度的一半。1季度新订单指数季调后2.4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下降1.2个百分点,标准化后分别下降0.5个标准差和0.3个标准差。回落的幅度同样约是2010年2季度回落幅度的一半。因此,整体来看,制造业的增长在2011年1季度是温和回落的,回落幅度约是2010年2季度的一半。
由于库存指数的大幅回升和企业的采购活动下降,我们的领先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这预示着4月工业增长速度将继续减速。
尽管制造业PMI数据表面上反弹,但实际趋势仍在回落,这主要是前期政策紧缩的结果。PMI数据整体有利于债券市场行情的发展,对中长端收益率的回落将有推动作用。但是中采与汇丰制造业PMI方向性的冲突提醒我们,本次的回落持续的时间和幅度可能都较2010年2季度短。我们维持对债市近期乐观、中期谨慎的看法。
如果制造业指数进一步回落,政策观察期可能将持续。紧缩力度将会减缓,但并非周期性逆转,加息周期并未结束。
作者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