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特约
农业部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出现了持续两周的下跌,显示出上游大宗价格已经回落,但上周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小幅上涨,显示零售端食品价格还在上升,我们预计上游价格的下降将在未来1-2周内推动食品零售价格下降。
上周22个城市猪肉平均价格上涨0.4%,涨幅下降0.3个百分点,较为领先的生猪价格上涨动能下降,持平于上周,随着猪肉消费淡季的来临,猪肉价格有望回落。但生猪存栏量还略低于2009年初,这预示着猪肉价格不大会出现显著的趋势性下跌。
2011年3月小麦和早籼稻期货结算价仅仅出现了季节性的回落,回落至春节前的水平,并未出现趋势性的回落。豆油期货结算价自年初以来出现温和回落,黄玉米期货结算价则保持在高位。整体看来,尽管粮食价格上升的速度明显降低,但并未出现趋势性回落。
钢材和有色金属价格已经出现了1个月左右的回调,水泥价格也出现了2个月左右的回落,塑料价格保持稳定。整体上看,工业品价格涨幅趋缓,显示下游需求尚不旺盛。但年初是工业品市场传统的淡季,投资尚未大规模开始,2季度将才能反映真正的趋势。
随着物价上涨压力的暂时缓解和资金面的宽裕,近期市场通胀预期显著下降,加息预期呈下降趋势。1年期政策性金融债点差收益率由2月份的60-70bp下降至40bp,市场加息预期下降相当于一次加息的幅度。远期收益率下降和一年期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接轨也表现出市场加息预期显著回落。
从货币因素来看,通胀的周期性压力有所缓解,活期存款占比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企业景气程度较高,货币需求旺盛,且现金流水平较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较强,但货币整体增速明显下降表明央行货币供给调控力度显著,这两种冲突的力量并存,表明通胀尽管短期内可以受到控制,但下行的空间和动力不足,中期通胀抬升的可能依然较高。
在通胀预期暂时缓解和宽松的流动性保护下,目前仍是债券继续享受资本利得的时期。
值得提醒的是,目前尚未监测到任何经济大幅下滑和物价显著下行的迹象,中长期结构性通胀的压力仍在积累,通胀上行周期并未结束,如果以目前1年国债的利率为基准,在通胀上行期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应在4.1%-4.2%,当前3.8%-3.9%的水平显然已经有泡沫成分。不过,政策紧缩多有滞后性,密切监测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化足以为继续贪享流动性红利警戒。
作者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