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茹
随着央行主动向市场投放资金,近两天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紧张程度有所缓解,但资金价格却持续在高位难以回落。
此前,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春节效应叠加,导致货币市场资金面异常紧张,且紧张程度超出了市场各方预期。不过,市场人士预计,资金面的改善要等到春节过后,随着资金回流银行体系,资金利率也有望逐渐回落。
资金面紧张有所缓解
“市场上资金需求还是很旺盛,资金面不算宽松,但基本上可以借到钱了,只是利率太高。”一股份制银行驻上海的货币市场交易员说。
1月25日,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呈继续攀升态势,隔夜回购利率和7天回购加权利率分别较前一交易日涨44.37和12.17个基点至7.69%和7.81%附近,盘中分别触及8.55%和8.3%的当日最高点。
记者从一货币经纪公司了解到,现在市场流动性情况已有明显改观,由于市场资金融出增加,市场预期逆转,机构转而追捧隔夜和短期跨节资金,导致1到3月的期限品种资金成交量急剧萎缩。不过,据市场人士介绍,近日市场上资金融出方以中小机构为多,且以临时资金为主,几家国有大行偶有资金融出,但规模也并不大,资金面仍不算宽松。
央行此前进行的逆回购操作显然对缓解资金面的紧张程度发挥了作用。
自上周存款准备金率再度上调以来,银行间货币市场资金面骤然趋紧,尽管资金利率不断攀高,但仍借钱无门,这种“有价无市”的情况令市场心态一度非常恐慌,一些商业银行甚至出现了资金缺口。这种情形迫使央行不得不启用定向逆回购操作,主动向银行提供流动性。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周来,央行与部分商业银行已经进行了逾3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基本上将上周商业银行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全部投放市场。此外,央行已连续两周暂停了例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这意味着近两周的到期资金4190亿元全部投放市场,这才使得紧张的资金面有所缓解。
不过,高企的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却难以从高位回落。
“央行逆回购利率就很高,这样市场利率很难下来。”一城商行交易员说。央行逆回购利率具有基准性质,对于市场有指导作用,而高利率也显示出了一定的惩罚性。
央行此次进行的16天和21天逆回购,利率分别达到7.3%和7.6%,与当前市场利率基本持平,如此高的逆回购利率在央行操作史上很罕见。
上述城商行交易员预计,资金面的真正缓解可能要到春节后,资金利率也要等资金面重归宽松后才会逐步回落。
存贷差减少致资金面紧张超往年
一般来说,春节前银行间货币市场总会趋于紧张,但央行在距春节仅两周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让市场各方措手不及,导致今年资金面的紧张程度大大超过往年。
“应该说市场过于大意了,虽然有预期,但对春节前上调却没有充足的准备。”北京一股份制银行交易员表示,本来春节前资金备付需求就高,再上缴准备金,资金就一下子“捉襟见肘”了。
有分析人士指出,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意图是要遏制年初商业银行放贷冲动,但时机距离春节过近且早于市场预期。而商业银行今年初的信贷投放势头仍十分迅猛,在上缴准备金后,银行资金头寸变得更加紧张。
据权威人士透露,截至1月24日,我国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已经超过1.2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
此外,中金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历史数据也显示出每年1月份商业银行存贷差都是净减少的,一方面,年末拉存款效应导致存款流失,另外春节前现金需求大量增加也减少了银行存款。存贷差的减少不能为法定存款准备金上缴提供资金支持,反而消耗已有的超储资金。由于今年1月份存贷差减少非常明显,导致市场资金面的紧张超出预期。
不过,中金公司还指出,当前资金面的脆弱性可能也反映出一些趋势性或结构性因素在流动性层面的影响在加深。
首先,负利率的加深导致银行脱媒,使得银行资金来源更加不确定。其次,法定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导致资金结构的分配更加不均衡。再者,银行体系不断下降的超储率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流动性调整。第四,贷款的第三方支付增加了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