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加息表明央行想先防通胀 货币政策还难说开始收紧-债券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1:00:1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出乎市场的意料,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突然宣布加息。央行为何选择此时加息?加息是否意味货币政策突变?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的专家和学者。为何此时加息:更多是担心通胀兴业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出乎市场的意料,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突然宣布加息

央行为何选择此时加息?加息是否意味货币政策突变?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的专家和学者。为何此时加息:

更多是担心通胀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加息”端倪其实从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就已显现,与此前一直强调的“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的表述不同,此次货币政策委员会将“防通胀”提到了首位,而且认为“任务依然艰巨”。这很可能意味着,9月份CPI将再创新高,很可能继续保持在3.5%的水平之上。

债市热点文章[热点]
债市调整接近尾声新基金迎来建仓良机 债券天王 8月狂卖美债 经济仍处下行通道投资长期可为 债券投资新选择—中小企业私募债 债券指数化产品体系发展展望 标普道琼斯和德银推出人民币指数 QE3推出或成压垮债市最后一根稻草 冬藏债券 等待春暖花开

建设银行(601939,股吧)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此前央行并未急于加息,主要是由于物价基本能够实现年度控制在3%之内的目标,但由于近期新涨价因素较为集中,如菜价、粮价、大宗商品等,给物价上涨带来更多压力,央行加息更多是出于对通胀的担忧。

“央行此时加息表明货币当局已把应对通胀压力作为更重要的任务摆在眼前。”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其佐称。

另一方面,如果注意到近期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表现,加息也反映了货币当局对资产泡沫的担忧。

在美国政府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期下,美国汇率不断走低,国庆节以来,全球黄金、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猛涨,而我国股市也连续飘红,国庆长假至今沪深股市累计涨幅均超过13%。

“在负利率的情况下,居民为了寻求货币的保值增值会倾向于投向房地产、股票等资本市场,从而引发资产泡沫。”中欧国际工商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春说,“日本在本币快速升值期间为了保持经济活力,持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最终导致严重的资产泡沫和巨额财政赤字。中国显然不愿重蹈日本的覆辙。”

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物价指数不但超过了 2.25%、2.79%的一年期、两年期存款利率,而且也超过3.33%的三年期存款利率,居民实际存款已连续7个月为负。

“目前负利率状况已经持续7个月,而且负利率程度还在加深。”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说。货币政策是否突变:

是否开启加息空间要观察

此次加息是否预示着货币政策发生根本转变?对此,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认为,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均比较复杂,不能仅凭一次加息行为就判断我国货币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目前我国仍在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就此开启了加息空间尚待观察。

倏忽万变的经济环境,令各国央行处在政策抉择的“两难”隘口。尽管我国已成为继印度、巴西之后,又一选择加息这一货币工具的新兴市场国家,但就全球而言,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分歧相当严重。

金融危机后,为应对通胀压力,一方面澳大利亚、挪威、印度、巴西等经济体先后加息,另一方面俄罗斯、南非、匈牙利等国央行则选择下调利率这一货币工具。与此同时,美国、欧盟、日本、英国等发达经济体央行依旧维持低利率政策不变。“联系到今年以来的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判断的是,在后危机时代,我国货币政策正在进一步向常态回归。”张其佐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