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国内债券市场“二次探底”是小概率事件-债券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0:54:3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8月份公布的数据证实了美国经济复苏已失去了上升的势头,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讲话更加剧人们对未来的担忧,人们相信若无政府的政策举动,仅凭经济自身,陷入“二次探底”困境或者说长“U”形调整是一个大概率事

8月份公布的数据证实了美国经济复苏已失去了上升的势头,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讲话更加剧人们对未来的担忧,人们相信若无政府的政策举动,仅凭经济自身,陷入“二次探底”困境或者说长“U”形调整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经济数据的恶化提升了投资者的避险需求,美国债市场对此迅速作出了反应,8月底美国财政部拍卖的中长期国债遭遇投资者追捧,2年期、5年期和7年期国债拍卖均创出纪录新低的收益率。其他各类期限国债收益率在8月底均创出今年来新低,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水平大有迅速实现“二次探底”的气势。

债市热点文章[热点]
债市调整接近尾声新基金迎来建仓良机 债券天王 8月狂卖美债 经济仍处下行通道投资长期可为 债券投资新选择—中小企业私募债 债券指数化产品体系发展展望 标普道琼斯和德银推出人民币指数 QE3推出或成压垮债市最后一根稻草 冬藏债券 等待春暖花开

在此背景下,国内投资者也会面对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内的债券市场收益率水平会不会“二次探底”?仔细分析中国债券市场的基本面,收益率“二次探底”应该是个小概率事件。

首先,中国的经济虽然也会受到外部的影响,但在有效的经济调控政策以及中国经济自身庞大的前进惯性作用下,增长速度仍然会在全球前列。从近期公布的8月份宏观数据来看,在经历了近半年的调控之后,经济增速终止了连续4个月的下滑开始企稳,工业增加值与发电量同步回暖,中央投资增速也有所上升。种种迹象都表明,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仍然留有余地,在面对全球经济新一轮的低迷时,可以迅速的再次发力。

其次,债券市场的资金面不支持收益率水平大幅下行。从基础货币来看,外汇占款是央行进行被动货币投放的主要因素。如果未来外需逐渐减弱而内需仍然保持强势,贸易顺差并不乐观,8月份的进出口数据已经对此有所体现,而热钱也已经连续3个月呈现净流出状态。央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的压力将有所下降。同时,作为债券市场主要配置力量的商业银行,在高额准备金率与存款缓慢增长的共同作用下,其配置性需求已下降到历史较低的水平。

再次,CPI数字逐月上升,通胀预期逐渐升温。食品价格是推动近期CPI上升的主要因素,这不禁让人回想起上一次的通胀原因——粮食和猪肉。近期全球农产品(000061,股吧)市场风波不断,在俄罗斯等地小麦(资讯,行情)(资讯,行情)减产的消息之后,近期又有巴基斯坦、越南、泰国等水稻主产区出现减产问题,全球问题与中国问题有叠加趋势。并且中国的主要食品价格本身处于低位,未来不排除有超预期的上涨。这使市场始终保持对加息的预期,收益率下降缺乏最重要的支撑。

(作者系华安基金管理公司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