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支持推进农村信用社转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同时对城商行扩张提出要求,“允许城商行在辖内和周边经济紧密区申设分支机构,但不跨省区,抑制盲目扩张冲动”。
某国有商业银行分析师表示,银监会本次下发的通知对抑制城商行跨地域发展态度明确,城商行的发展应立足于本地。
北京银通兴业咨询公司总裁,前唐山市商业银行总行副行长师阳称,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冲动一直存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会充分利用相关条款进行业务扩张,通知下发后,不排除城商行在各自辖区内大举铺设网点并在已开设分行地区新设支行的可能。
针对城商行跨区域经营风险,师阳指出,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与大型银行相比,其内部管理能力达不到要求;此外,城商行的社会资源优势,例如产品、客户、服务和人员人脉等资源都集中在本地,本地优势不可能复制到外地。城商行学民生、招行进行业务扩展和经营是不合理的。因为民生、招行很多产品定位于高端客户,区域差别因素较小。在经济出现滑坡的情况下,城商行面临的问题非常大。
师阳分析称,城商行在外地开设第一个新网点的初始投入成本非常大,并且无法分摊。设立新网点以高息拉来存款后,短时间内的小规模利润不足以覆盖其成本。他强调,城商行应坚持在本地做,并且业务重点一定是要和其他银行有区别的。
去年“两会”期间,高层明确对城商行“总想跨区域扩张”提出批评,一再提速的城商行异地扩张出现急刹车,城商行设立异地分行,特别是跨省设立分支机构,基本处于暂缓状态。
面对异地扩张禁令时,城商行普遍通过村镇银行进行曲线扩张。据媒体报道,部分城商行通过村镇银行谋划新一轮扩张,哈尔滨银行近日发布两则村镇银行招聘启事。
崛起战略研究联盟秘书长王大贤曾刊文对村镇银行发展进行分析,自2007年3月,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已设立1101家村镇银行(剔除部分村镇银行开立的支行,则为731家)。村镇银行大扩容背后是全国布局的严重失衡,原本规划定位于服务贫困落后农村的村镇银行,在贫困县中却鲜有分布。
伴随着村镇银行布局的不均衡,内控不足曝出监管漏洞。前述分析师表示,村镇银行的发展获得监管层支持,并且从对村镇银行监管上看相对宽松,但必须要重视村镇银行的内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