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作为与地方债休戚相关的一方,一旦因地方债再次积聚巨额不良资产,那么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改制的成果将付诸东流。
研究支持 时红秀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
杨志勇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财政研究室主任
地方债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一直说法不一。数据显示,全国3800多家地方融资机构,管理总资产8万亿元,地方政府的负债已达5万亿元,平均负债率高达60%以上。有的则称,地方政府所设投资工具积累的债务总额达6万亿元。
根据审计署公布的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审计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地区政府性债务余额合计2.79万亿元。
有评论认为,融资平台的背后是地方政府举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政府性债务。由于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能打赤字,这种举债行为又必然以较为不公开的方式进行,从而掩盖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的真相,不利于地方债务风险的防范,而地方政府违规或变相提供担保,偿债风险日益加大。
6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年内清查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清理规范,并提出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
《通知》指出,对只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且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今后不得再承担融资任务,相关地方政府要在明确还债责任,落实还款措施后,对公司做出处理。
倒逼货币发行
目前,地方债的发行已经纳入预算管理,但是大量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并未被纳入其中,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又立于预算体制之外,也是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增大的重要原因。
关于地方债的风险热议不绝于耳,那么到底地方债的风险有多大?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教授时红秀表示,地方债风险分微观与宏观两方面。微观上,如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一旦投资项目收益无法清偿债务,可能会产生拖欠,而向其贷款的债权人——银行、信托或其他非金融机构乃至个人,积累不良资产,可能诱发债务危机。
“如果仅仅是微观层面的风险,无论是各级地方政府还是其平台公司,都不存在支付危机和破产风险。主要风险还体现在宏观层面的风险。”时红秀说。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