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短期限工具放量 净投放终结(图)-债券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0:39:22]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央票一二级市场利差几近消失 本报记者 葛春晖伴随3月期央票发行量增至800亿元,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实现九周来首度净回笼已成定局。分析人士表示,近万亿的流动性注入,已使前期资金面紧张情况得到整体缓解,
央票一二级市场利差几近消失

本报记者 葛春晖

伴随3月期央票发行量增至800亿元,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实现九周来首度净回笼已成定局。分析人士表示,近万亿的流动性注入,已使前期资金面紧张情况得到整体缓解,为避免过度投放引发流动性泛滥,央行操作转向净回笼也顺理成章。与此同时,短期回笼工具的需求放大则为央行提升回笼规模提供了便利。

债市热点文章[热点]
债市调整接近尾声新基金迎来建仓良机 债券天王 8月狂卖美债 经济仍处下行通道投资长期可为 债券投资新选择—中小企业私募债 债券指数化产品体系发展展望 标普道琼斯和德银推出人民币指数 QE3推出或成压垮债市最后一根稻草 冬藏债券 等待春暖花开

短期限回笼工具放量

央行公告显示,人民银行定于7月22日发行800亿元3月期央票,发行规模较上周3月央票的450亿元放大近八成。短期限回笼工具的放量,使得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实现九周来首度净回笼已成定局。据统计,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仅740亿元,央行已于周二发行1年期央票回笼450亿元,再考虑到91天期正回购因素,本周净回笼规模将至少达到510亿元。

本周资金净回笼已在市场预料之中。通过此前连续八周的净投放,央行已累计向市场注入资金高达9570亿元。中金公司表示,之前央行近万亿的资金投放主要是为了缓解前期各种因素导致的资金面紧张,但在已经取得成果的情况下,再持续净投放就容易引发流动性泛滥。在稳定货币市场利率的意图下,央行在公开市场净回笼也是顺理成章。

在本周净回笼操作中,短期限工具发行规模的放量功不可没。从上上周的60亿、100亿,到上周的350亿、450亿,再到本周的450亿、800亿,1年期、3月期央票发行量逐步放大。

5月份以来,由于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一度严重倒挂,机构一级市场拿券积极性不高,短期央票发行量一直在低位徘徊。不过,目前资金面已经恢复充裕,1年期央票一二级利率已基本没有倒挂,而3个月央票只有小幅倒挂,在资金运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银行也增加了对3个月和1年期央票的购买量。与此同时,央行也希望多发行3个月央票,因为11月份公开市场到期量只有925亿,在8月份多发行3月期央票可以增加11月份的到期量,从而增强央行未来公开市场操作的主动性。

12下一页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