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勤峰
现券收益率久盘不破,股票市场恢复进攻性,加上源源不断的新券发行,令债券市场谨慎观望情绪逐步蔓延至一级市场。周三,财政部在银行间市场招标的一期七年期国债仅获得1.4倍认购,中标利率也稍高于市场预测均值。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级市场尽管将维持一定的热度,但可能也难有更大“作为”。
认购倍数创新低
继10国开17、10农发08之后,7月21日债券一级市场迎来了近两周的第三只7年期利率债——10附息国债22。承继近期一级市场火热的态势,10附息国债22中标利率进一步下行至2.76%,较前一日中债估值收益率下滑6个基点。而据统计,在年内已发行的四期7年固息国债中,10附息国债22也毫无疑问地成为发行利率最低的一只。
尽管如此,7年期国债发行结果还是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一方面,10附息国债22的中标利率并没有超出市场预期,甚至略高于此前机构预测均值。而另一方面,中标倍率更是急转直下。据招标情况显示,10附息国债22基本发行量为280亿元,竞争性投标阶段吸引了395.7亿元资金参与认购(该券追加发行1.9亿元),相应的认购倍率仅为1.41倍,在今年以来发行的14只7年期利率产品中排名垫底。而两天前,同样是7年期的10农发08,则获得了高达2.81倍的认购,并一举创出今年中期利率产品认购倍数的新高(浮息债及数量招标品种除外)。
仅仅两天,两只同期限利率产品在认购倍数表现上却“如隔三秋”。
供给扩容 谨慎情绪升温
市场人士认为,绝对收益率水平的差异,使得投资户更青睐金融债,但不可否认,近期一级市场发行节奏加快,考验着机构的承接意愿,中长期品种发行利率在轮番创新低之后,估值吸引力也大不如前。加之现券市场收益率久盘不破,股票市场交易日渐活跃,助涨了投资户的谨慎心态,未来一级市场尽管将维持一定的热度,但料也难以再现10农发08发行时的盛况。
随着债券市场的回暖,近两周一级市场扩容迅速跟进。据统计,上周一级市场总共发行了4期基准债券,累计发行近1000亿元,基准债供给显著增加。而本周利率产品的发行依旧紧锣密鼓。从周一农发行130.4亿元金融债到周二进出口银行131.3亿元金融债,再到周三281.90亿元国债,前三天基准债发行总量已经达到543.6亿元。而周四还有两期国开行金融债发行,两期合计规模300亿元,这样本周基准债供给量亦将超800亿。
利率产品的集中发行,尤其是5-7年中长期品种供给十分密集,侵蚀了资金的配债热情,与此同时也为机构提供了更多的配置选择,收益水平稍逊一筹的国债认购倍数低于金融债也是情理之中。
另外,银行间债市在经历了近两周的持续上涨之后,谨慎观望情绪有所升温,现券收益率连日来维持盘局,周二还略有反弹。分析人士表示,随央行加大回笼力度以及债券一级市场恢复正常扩容,债市供求关系更趋平衡,资金面对债市的推动力逐步递减。一方面,仅仅依靠对经济放缓的预期,收益率下行的动力稍显不足。另一方面,随股票市场成交活跃度及进攻性的提升,债市也面临分流压力,谨慎观望情绪逐步传导至一级市场,对新债发行也较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