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央行:金融机构审慎使用公允价值-债券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0:38:0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尽管国际财务准则不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但是此次危机也暴露出公允价值准则的一些缺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日前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表示,要辩证看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准则。辩证看待公允

“尽管国际财务准则不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但是此次危机也暴露出公允价值准则的一些缺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日前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表示,要辩证看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准则。

辩证看待公允价值准则

债市热点文章[热点]
债市调整接近尾声新基金迎来建仓良机 债券天王 8月狂卖美债 经济仍处下行通道投资长期可为 债券投资新选择—中小企业私募债 债券指数化产品体系发展展望 标普道琼斯和德银推出人民币指数 QE3推出或成压垮债市最后一根稻草 冬藏债券 等待春暖花开

杜金富是在7月20日的中国金融会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上致辞时作的上述发言。

杜金富表示,全球统一的高质量金融会计标准是金融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只有采取国际会计标准及时披露信息,才能在境内外金融市场赢得投资者信任,同时也对经营层的经营管理真正产生约束。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在国际上面临着尴尬的处境。金融实务界、美国银行家协会的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次贷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即市场高涨时,由于交易价格高,容易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值的高估;市场低落时,由于交易价格低,容易造成相关产品价格的低估,促使金融机构在资本紧张的情况下被迫在短期内变卖手上的次贷产品,进而引发新一轮由于更低市价引起的资产减值,使市场陷入恶性循环。

杜金富认为,应当辩证看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准则。他认为,“当公允价值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具备足够的决策有用性时,应考虑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或以其他计量基础作为补充。”

目前,面对来自市场的频频抨击,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同意修订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把手上的金融投资工具重新分类,对非衍生工具的金融资产无需按市值计入损益表。“要跟踪研究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探讨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可操作性刻不容缓。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逐步开放,跟踪并研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改革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非常迫切。”杜金富指出。

12下一页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