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未来资金面经济面谁主沉浮 短端激励甚于长端 -债券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0:37:3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连续八周的净投放,彻底瓦解持续了一个多月的资金面危情。机构将积压已久的配债热情倾注在三年期央票这一风向标品种上,造就了1600亿元创纪录的发行量与2.65%创纪录的利率水平。然而,伴随着回笼工具需求

连续八周的净投放,彻底瓦解持续了一个多月的资金面危情。机构将积压已久的配债热情倾注在三年期央票这一风向标品种上,造就了1600亿元创纪录的发行量与2.65%创纪录的利率水平。然而,伴随着回笼工具需求的重新释放,本周净投放规模骤然萎缩至百亿元水平,未来资金利率路线图将如何演绎?债市收益率又将走向何方?经济面是否能够成为推动债市更上一层楼的中坚力量?

债市热点文章[热点]
债市调整接近尾声新基金迎来建仓良机 债券天王 8月狂卖美债 经济仍处下行通道投资长期可为 债券投资新选择—中小企业私募债 债券指数化产品体系发展展望 标普道琼斯和德银推出人民币指数 QE3推出或成压垮债市最后一根稻草 冬藏债券 等待春暖花开

三年央票 资金盛宴见证者还是终结者

□嘉宾:国信证券李怀定

安信证券 景晓达

华泰联合 林朝晖

主持人:本报记者 张勤峰

7月15日,3年期央票再现久违的“量价齐升”。面对1600亿元的发行量与2.65%的发行利率,该品种面世以来的最高发行纪录和最低发行利率双双被改写。但与此同时,随着央票需求被重新唤醒,本周公开市场净投放量骤然萎缩至190亿元,持续的注水行动或许已经走到尽头。

净回笼渐行渐近

“资金盛宴”告一段落

主持人:3年期央票量价齐升的原因是什么?回笼工具的重新放量,是否会对资金面产生趋势性的影响?未来央行在回笼工具的期限上将作何选择?

安信证券:1600亿元的发行量来自于旺盛需求的推动,是银行系统流动性充裕的结果。这一现象与近期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沉、国有商行资金出借规模上升、利率产品招标利率显著下行、银行间中长端收益率持续走低有着相同的内在逻辑。

在资金面重回宽裕的过程中,央行连续八周的净投放无疑是最重要的贡献力量。这一超常规的注水行为注定难以长久,但在目前的宏观背景下,我们认为央行无意将资金面重新推向紧张状态;信贷将重新成为影响未来资金面趋势的关键变量,如果信贷继续受控,银行资金面将保持充裕;如果信贷管制放松,则需要警惕资金面趋势可能出现的变化,但至少从第三季度来看,这方面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一言以蔽之,由于三年央票放量是资金面的结果,因此其并不会改变资金面原有的趋势。

国信证券:3年期央票利率下降3bp,是需求推动使然,更是该品种相对价值的体现。

随着3个月央票二级市场收益率持续下行,近期稍长期限央票(1年与3年)与3月期央票之间的利差大幅反弹,长期品种再次显现出相对价值优势,尤其是3年期由于攻守兼备的特质,在长端收益率下行空间日益有限的局面下,再度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

鉴于未来5周到期资金较少,在央票需求增加和货币市场资金再度宽松背景下,公开市场重归净回笼格局应该是比较确定的判断。另外,11、12月到期资金规模都在千亿以下,为了实现资金的滚动操作、增加年底资金投放量,未来3个月央票发行量应该会有所提升。

华泰联合:本周净投放规模显著萎缩,显示经前期连续大量注入流动性,目前货币市场资金迅速充裕和资金利率大幅下行到位,央行将重新恢复零净投放或温和净回笼的意图。

总体来看,继5月份直至6月下旬的资金过紧,以及央行大量回注流动性后从6月底开始的资金“泛滥”之后,从本周开始央行操作已逐步进入正常化的对冲回笼操作,过去两周的“资金盛宴”已告一段落。预计下半年资金面将总体紧于1到4月份的非常充裕状态,但较5、6月份过紧状态将明显改善。

在回笼工具的选择上,由于人民币汇率恢复双边波动后,金融性外汇资金流入及流出我国的双向运动势必更频繁,央行可能会更侧重使用短期央票工具来完成灵活的资金收拢或投放,以便熨平更为频繁进出的外汇资金变化。

12下一页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