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因素影响弱化,债市调整即将接近尾声。
近期银行间资金面仍处于较为紧张的局面,7天回购利率重新上行至3%以上。不过我们认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回升以及央行持续大幅净投放的局面下,资金面的紧张不会长期持续。更重要的是,资金面紧张对债市的负面影响已经在逐步弱化。在上周资金面持续紧张的情况下,中长端品种的收益率却出现了小幅下行的势头。我们认为,在资金面因素影响弱化的情况下,前期资金面紧张导致的收益率回调,则为债市迎来小幅反弹行情打造了基础。
汇改属应景之策,重点在于汇率弹性提高政策有效性。
在6月26-27号举行的G20峰会上,人民币汇率如预期地没有成为会议谈论的焦点。显然,19号央行进行的汇改措施成功地使人民币汇率问题远离G20峰会的视野。而选择在美国压力重新抬头和G20峰会之前进行汇改,应属央行的应景之策。不过,本次汇改的重心在于强调汇率的弹性,而不在于人民币升值。诚如易纲所言,政策工具需要留有弹性、留有余地,使得关键的时候,政策是有力的。强调汇率弹性正是提高汇率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内容。
夏粮丰收,秋粮无忧,粮价不具大涨基础。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今年夏粮总产将超过2460亿斤,仅比09年少70万斤。这符合我们前期对西南大旱无碍于粮食局势的判断。当然更加关键的在于今年的秋粮形势。虽然今年以来秋粮同样遭受北方持续低温和南方洪灾的灾情影响,但从目前来看,这种影响尚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一方面,主要受北方低温影响的东北地区,其春播已于5月底基本结束。另一方面,截至6月21号,南方水灾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去年秋粮播种面积的比重不到2%,可以说目前影响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灾情年年有,而严重灾害情况下实现粮食丰收也不乏例子。因此,对于灾害对粮价的影响应保持理性的态度,切勿“草木皆兵”。
欧债危机步入财政紧缩的第二阶段,美国延续刺激面临阻力。
近期欧洲各国纷纷大张旗鼓地采取削减赤字措施,欧债危机步入财政紧缩的第二阶段。不过最艰难、最痛苦的阶段仍在后头。在财政紧缩和货币无法大幅贬值的情况下,欧洲经济如何实现增长将是更大的问题。而这是解决债务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于美国来说,5月创新低的新房销售量,只能说明缺乏政策刺激下的房地产市场复苏是十分脆弱的,经济的自我恢复能量并不足。虽然与欧洲不同,美国拥有真正的信用货币和最后贷款人,但再次推出刺激计划而加重财政赤字,很可能导致逆全球退出而行下美元的国际吸引力下降,从而可能导致长期利率的上行,对当前脆弱的经济十分不利。近期,美国参议员第三次否决民主党的大规模税收延长和联邦保障法案,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作者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和讯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10-85650738 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