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5月份国内银行共发债券货币类产品1647款,占比超过60%,1389款产品到期中,最高收益11%
截至6月2日,上证综指今年以来累计下跌21.53%,A股已成全球表现第二差的股票市场。尽管加息的“靴子”还未落下,受避险情绪推动,债券货币类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挑起了国内银行理财市场的大梁。据普益财富不完全统计,今年1-5月份国内银行共发行3400多款理财产品,债券货币类理财产品1647款,占比超过60%。
除了风险较低,收益不断走高也是债券货币类银行理财产品受青睐的重要原因。据普益财富统计,今年1-5月到期的1389款该类产品中有46款年化收益率超过3.3%,显然比2.25%的基准存款利率更有吸引力。
事实上,债券货币类理财产品中也开始走出较高收益的佼佼者。比如,前5月已经到期的光大银行B计划2008年定向第一期产品2就获得11%的年化收益。正在运行的此类产品中亦不乏势头强劲者,东莞银行玉兰理财价值成长系列之债券1号产品去年9月开始运行,截至今年4月23日净值为1.2262,折合年化收益率33.93%。
“债券市场下半年形势不错。”作为玉兰理财价值成长债券系列产品的投资顾问,第一创业证券负责债券市场宏观研究的王皓宇副所长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债券市场是一个比股票专业得多的市场,普通投资者在做相关的投资时一定要弄清其中的潜在风险和收益机制。
1389款产品到期,最高年收益11%
根据普益财富的不完全统计,今年1-5月共有1389款债券货币类理财产品到期,其中收益最高的产品来自光大银行。这款B计划2008年定向第一期产品2用人民币投资,2008年12月31日发售结束,2010年1月1日到期,获得11%的年收益。
“这种定向的产品,主要是向阳光财富管理中心的高端客户发售,起售金额一般为50万元人民币。”光大银行总行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张旭阳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这款产品主要投资国内债券市场,能取得较高收益原因有二:一是采取了杠杆分层、期限分拆的设计方式,客户需要承担相对高的利率和流动性风险;二是在前年底去年初,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利好债市,我们把握到了市场机会。”
一位资深银行理财产品研究人士分析说,“在债券市场上,所谓的采取杠杆分层,主要通过债券质押和回购操作,扩大交易资金的杠杆。”
上半年到期的债券货币类理财产品中,年化收益排前五位的产品还有:花旗银行的代客境外理财澳元债券系列—全球公司债系列(322TO)和(317NA),宁波银行(002142,股吧)的2009年第三期理财产品(债券计划2号)和2009年第八期汇通理财产品债券计划,年化收益分别为6.5%、5.5%和6%、6%。
尽管上述产品的投资期限多为6个月到1年,但整体来看,上半年到期的债券货币类产品中短期产品的收益回升更明显。以人民币款债券货币类产品为例,分别从1个月、3个月、6个月这几个典型期限来看,今年到期的1个月期产品平均收益率1.89%,高于去年的1.74%;而3个月和6个月期产品今年到期平均收益率低于去年,3个月2.22%低于去年的2.35%,6个月2.50%低于去年的3.24%。
“从这组数据可以知道,在今年强烈加息预期的情况下,短期化产品受到投资者欢迎,银行按需设计,提高了短期产品收益率。”普益财富研究员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