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欧债危机引发的焦虑情绪正促使投资者将资金撤离股市,投向亚洲债券等避险资产。统计显示,5月份的第二周,也就是市场对希腊债务危机蔓延的担忧最盛之时,全球新兴市场债券基金仍有2200万美元的资金净流入,为连续第五周有资金净流入。
富达基金投资总监卡尔上周五明确表示,欧洲主权债危机进一步推升了投资人对亚洲高收益债券的兴趣。“我们基金的所有投资人都受到亚洲基本面及亚洲相对欧美高收益市场的价值所吸引。”卡尔称。
安本亚太债券主管Anthony Michael认为,总的来说,亚洲各国财政稳健,赤字占GDP的比例也较发达国家为低,预计未来数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仍由亚洲带动,最近韩国及印尼先后被调高评级,相信区内信贷前景将会持续乐观。
Michael表示,“鉴于亚洲经济实力雄厚,而且机构有需要分散债券投资,我们发现市场对亚洲债券的需求与日俱增。”他认为,虽然部分亚洲市场在债券市场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亚洲债市与区内市场及发达国家的相关性低,正是分散环球投资组合风险的有效工具。
由于预期将有大量汇率收益,一些投资者正在积极买入亚洲本币债券。Michael认为,吸纳本地计价的亚洲国债可以有货币升值的回报。“通胀忧虑加深,可能促使亚洲各国短期内加息,可能推高亚洲货币兑全球主要货币的汇价。”
然而也有人持相反意见。“因为难以预测汇率走势,富达一直避免在亚洲本币债券投资太多,本币债券在投资组合中仅占极小比重,”卡尔称,“虽然我们可能一直听到有投资者准备靠亚洲货币升值来获利的报道,但真实交易的风险其实很大。”
施罗德固定收益基金经理Warren Hyland也认为,大多新兴市场央行基准利率已处历史低位,通胀压力也在增加,一旦加息,势必推高债券收益率,反而应该避开本地债券。但他也承认,央行另一对抗通胀的可行措施是让货币升值抵御输入性通胀,因此他建议投资者可持有一揽子与商品挂勾的新兴市场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