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的债市表现依旧偏强,短期融资券、浮息债等更受市场追捧,收益率继续下行。市场人士分析称,除了股市不振导致避险资金“逃入”债市外,也体现市场对前期恐慌性下跌的修正。
延续前日的涨势,昨日交易所几大债券指数联袂上涨,上证国债指数、企债指数分别上涨0.06%、0.04%,深证企债、公司债指数亦皆以红盘报收;同时,昨日银行间现券市场信用产品中的短期融资券、浮息债及3年左右券种收益率的下行幅度突出。
有市场人士表示,昨日1年期央票利率的持稳为市场短期的走向定下了调子。据央行公告,昨日公开市场招标的400亿元1年期央票利率连续第12周持平于1.9264%,随后750亿元的正回购操作利率也与上周持平。这一结果无疑缓解了市场之前对于其利率上行的焦虑。
对此,申银万国证券认为,由于本周将隔周再次发行3年期央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手段的丰富,也降低了1年期央票利率突然上调的可能。此外,1年期央票一、二级市场收益率利差仅为5bp,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也缓解了其利率上行的压力。
同时,昨日央行的资金回笼力度也未骤增。Wind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合计1980亿元,昨日的操作结束后共实现1150亿元流动性的回笼,与上周二1050亿的规模大致相当。而昨日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仅有小幅波动,涨跌互现,涨幅最大的7天利率不过2.7bp,显示市场资金面依然较为宽裕。
记者统计后发现,本周一级市场新债的发行频率较上周明显减缓。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公告,本周目前仅有周三的280亿7年期附息国债发行计划,而上周除了280亿20年期附息国债之外,还密集发行了两期合计300亿元的国开行金融债及150亿元的贴现国债。阶段性供给压力不大,也为本周债市偏热的行情创造了前提。
接受采访的券商研究员也认为,房地产新政紧锣密鼓的出台意在抑制过高的房价,间接刺激了债市避险功能的放大。东海证券固衍部高级分析师谌世光告诉记者,相关政策增加了市场对后续经济形势判断、政府调控手段预测的难度,进而导致整个市场避险情绪上升,债市因此受益;另一方面,银行的房地产信贷业务直接受控,也增大了其资金的配置压力,直接刺激了银行机构投资债券市场的动力。
市场人士指出,目前债市自身也具有对前期因担心紧缩政策恐慌性下跌进行修正的必要,目前应该还不会出台全面紧缩的政策。不过,某大行债券交易员向记者表示,尽管昨日债市继续走稳,但不应忽视的是短端信用品种及浮息债等的受追捧,恰恰体现出隐含的加息预期挥之不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