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又收到市场追捧。
美联储数据显示,3月17日当周(3月10日~3月17日),外国央行持有的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增长296.3亿美元,总计3.009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债持有量增长274.98亿美元,此前两周的增量分别为33.26亿美元和80.55亿美元。
近年来,外国央行,尤其是亚洲国家央行,成为美国债券的大买家。其中,日本和中国是最大的买家。外国央行持有的债券规模,超过了美国市场销售债券的25%。
业内人士表示,对美国国债的大幅增持可能与美元走强有关。
联合证券高级宏观研究员陈勇认为,由于希腊问题的转折和变数,投资者对希腊救援问题大多持谨慎关注态度,导致欧洲市场整体低迷。印度上周五的意外加息,表明开始实施紧缩政策。避险和求稳心态使得美元又受到市场的青睐,资金回归美国。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现阶段国际上的资金除了投资美国国债,无其他去向。欧元区持续萎靡,近日来市场对欧元区体系是否能良好运作有所担忧,而日元区又债台高筑,因此资金唯有流向美国。二是现在正是美国新财年发债的时点,其国债都能够发行,说明有需求存在,这与第一个因素呼应。需求是否旺盛,还要看国债发行价格。这样,供给的增加,从客观上推动了外国央行对美国国债的增持。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指出,外国央行增持美国国债的主要原因还是欧元区的不稳定,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等因素。谈到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大买家,孙立坚称,现在我国外汇储备运作更具灵活性,对美国国债的增持,只是对国际市场的正常反应。如果欧元反弹,或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可能就会减持美国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