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新股公开发行(IPO)的长时间停摆,新三板、场外市场等成交低,市场目前难以消化创投机构的存量资产。面临退出困难的巨大难题,一些小的创投机构甚至面临出局危险。如何在退出难当中觅得新机会,成为论坛上不少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
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主管合伙人宋安澜表示,风投退不出去,融资必然有问题,融资有问题,投资也会放慢,“这个问题挺大的,不光是影响退出,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到影响。”宋安澜认为,未来随着新股发行改革的变化,三高发行必将受到抑制,高市盈率发行的简单套利模式显然难以持续。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机构都将目光瞄向了更早期的投资。深创投新任总裁孙东升在论坛上介绍,为了应对创投传统盈利模式困境,深创投在投资项目过程将投资前移,对早期项目加强投资,加强产业链的投资降低风险。
除了冀望于早期项目投资,希望寻找真正有成长价值企业的路子外,并购退出是与会机构谈及最多的话题。
东方富海合伙人梅健、九鼎投资合伙人赵忠义、江苏高投副总裁董梁均表示,非常看好并购业务在应对创投退出难方面的作用,目前均有在筹划相关专门并购基金或并购平台的行为。
软银宋安澜表示,退出方面除了并购通道外,他们目前投资的几家企业还在借助借壳上市的方式谋求退出,可行性比较高。
另外,宋安澜建议,如果所投资的企业是品牌类或者消费类企业,选择到香港市场上市也是不错的去处,香港资本市场比较认可这一类企业。还有就是台湾市场,虽然市场不大,但整体的流动性和市盈率还是不错的。
除了上述退出渠道,也有创投人士指出,在当前的环境下,“等一等也是一种选择。”“在这个阶段,适当慢一慢,让企业等一等,不要太着急上市。”英特尔投资总监关达成说,创投机构的最终目的不一定是要实现上市退出,在帮助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也完全能够实现相应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