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创投消息 据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报道,一些私募股权公司正通过股息资本重组的方式从亚洲公司身上获取回报。
发债公司可融得廉价资金并将融资所得用于支付股息的现象进一步证明亚洲债券市场正日益升温。但由于这种策略可使发债公司债务负担加重、现金减少,购买债券的投资者将面临更大风险。
比如,学校运营公司Nord Anglia Education通过今年和去年的两次发债融得资金4.75亿美元。第一批债券发行规模为3.25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用来偿还霸菱亚洲投资基金(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的贷款,后者持有Nord Anglia股权。第二批债券发行规模为1.5亿美元,用来为霸菱亚洲投资基金和Nord Anglia收购WCL Group Ltd.提供资金。WCL Group Ltd.在美国、西班牙和卡塔尔经营国际学校。
在这种所谓的“股息资本重组”交易中,私募持股的公司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融资所得的一部分或全部以股息的形式分配给私募股权公司。通常情况下,债券投资人都希望发债公司用融资所得来开展可产生现金收入的项目,或是偿还现有债务。
霸菱亚洲投资基金的一名发言人表示,在Nord Anglia的交易中,只有一小部分被用于股息资本重组目的,这两批债券的发行主要是为了使公司获得更大的财务灵活性,同时降低融资成本、削减债务、并为未来的收购交易提供资金。该公司经营的国际学校为欧洲、中东和亚洲地区的大约10,000名学生提供英国式教育。霸菱亚洲投资基金于2008年收购了该公司。
股息资本重组的做法在美国十分普遍。根据Dealogic的数据,去年美国公司为向私募股权公司股东分红而发行债券的规模达到创纪录的200亿美元,远远高于2011年的37亿美元。
两年之前亚洲几乎还没有出现过这种融资安排。但自从2012年年初亚洲债券发行交易开始达到纪录水平、借款成本也有所下降之后,不少交易中都出现了股息资本重组安排。
标准普尔(Standard Poor's)公司评级分析主管李国宜(Christopher Lee)说,这种交易的出现表明全球流动性十分强劲,因此市场对高收益投资品种的需求很大。
李国宜说,带有股息资本重组性质的交易一般只在牛市中出现。
亚洲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放缓也对股息资本重组起到激励作用。债券市场收益率较低,发行债券成本不大。
Latham Watkins的合伙人Bryant Edwards表示,由于亚洲地区IPO和收购交易市场有所降温,私募股权投资者退出早先所收购公司的难度有所加大。该律师事务所自2010年以来就五宗这类交易提供了顾问服务,该公司称正在就另一宗潜在交易提供顾问服务。Edwards没有指明交易涉及哪些公司。
一些银行业人士表示,股息资本重组策略的使用标志着市场已接近触顶。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除日本以外亚洲地区高等级债券资本市场主管Mark Follett表示,市场应当关注的是,这些交易的结构会不会变得太激进。
但银行业人士和分析师并不认为这种趋势会愈演愈烈。因为很多大型亚洲公司由单一大股东所有,这种交易就不太好做。另外,亚洲地区私募股权公司的收购交易不像西方那样多,这就减少了可用于股息资本重组交易的公司数量。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 DB)公司信用研究亚洲主管Gene Cheon表示,迄今为止,亚洲带有股息资本重组性质的交易似乎还没有形成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