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投行需告别诸多不合理-创投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0:20:11]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保荐制度是资本市场最好的制度之一。”多数保代私下聚会时常常由衷地赞叹道。有这个结论并不奇怪。站在一个既得利益群体的角度,被市场和投资人诟病的保荐制度受到直接受益主体的拥护情有可原。在投行业务收入爆

“保荐制度是资本市场最好的制度之一。”多数保代私下聚会时常常由衷地赞叹道。

有这个结论并不奇怪。站在一个既得利益群体的角度,被市场和投资人诟病的保荐制度受到直接受益主体的拥护情有可原。在投行业务收入爆发式增长时,保代虽然频频遭到市场人士的质疑,但却坐拥数百万收入而洋洋得意;而首发(IPO)放缓之后,作为资本市场典型垄断制度之一的保代制度,虚弱的本质渐渐显现。

相信大多数投行领导都曾在各种总结会上,善意劝请抑或训斥员工不要充当制度的吸血虫,要多多学习以积极应对行业变化。然而,在庞大的IPO通道收入面前,这些劝诫均显得苍白无力。于是各家投行均有大量的从业者已习惯了IPO路径,甚至主观或客观不愿转向再融资、并购等其他业务,就等着IPO恢复正常审批。

没有生存压力,主动求变的人寥寥无几。迟迟不见IPO恢复发行,部分投行实在熬不住,便提出降薪裁员。例如,今年年初深圳、北京部分投行私下表示裁员30%~50%,个别投行甚至表示如果今年IPO收入仍然锐减,裁员人数将超过100人。

大多数投行等待两会后IPO恢复正常审批,而不少投行为了避免业务断档,采取了冲击力较小的措施。实施裁旧换新、签字领薪和成本自负,正是投行试着告别诸多过去不合理惯例的探索。

或许那些认为裁员暂时还轮不到自己的老投行人,并未意识到自身的真实处境。他们的投行业务知识并不全面,有的甚至非常狭窄。他们或许拥有一定的实操经验,但却只覆盖了投行业务的一小部分。有的人只熟悉IPO申报流程,而懒得学习其他业务流程,并对收入不高的并购等业务不屑一顾。

相反,投行新人因为经验少反而更愿意学习。此外,新人性价比更高,通常一个新人的成本还不到老人的二分之一,这一点尤其受到成本压力较大的投行看重。

保代不再是香饽饽,特别是单个保代。为赚取转会费频繁跳槽的保代现在选择机会太少,没有项目收入、不干活的保代也被一些小型券商慢慢冷落。毕竟,经纪业务大幅缩水已经无力支撑投行每年数千万的支出。

成本自负虽并未在行业内大面积推行,但却受到了一些行业人士的高度认同。项目质量控制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投行赖以生存的关键。因质量问题而中止的项目成本由项目负责人承担,使得项目质量直接与负责人收入挂钩。

该种制度体现了项目问责的基本理念,让项目负责人从源头即开始审慎运作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问题项目出现的概率。

投行收入锐减迫使现有投行部门发起一系列改革,让过去诸多不合理现象慢慢改善。例如项目总成本大幅超出投行项目总收入,诸多在册高薪人员一年到头不见人影等等问题。

可以预见,随着发行制度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场外市场的大发展,投行业务向纵深方面挺进或将淘汰更多固守现有作业模式的从业者。严重依赖通道的业务收入将逐步缩水,无法支撑投行运营。而新的业务模式在费率和规模上将逐渐走向主流。届时掌控这些业务的人员将走上投行的重要岗位,真正获得市场和客户的认可。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