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冯光华日前接受采访时说,发展中国债券市场的关键着力点在于产品创新、丰富投资者结构以及完善市场环境建设。
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品种不断丰富、市场制度不断完善、市场功能不断提升。但和发达市场相比,我国债券市场在产品多样性以及投资者结构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债券市场从无到有、从仅有国债的发行到各种债券及票据的发行和交易,从短期到超长期品种,我国债券的每一步发展无不与产品的创新紧密相连。“市场发展的源泉就是创新。”冯光华说,“以信用债为例,2005年之前市场中只有几百亿规模的企业债,随着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产品的推出,信用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今天,信用债的规模达到2.5万亿元左右。”
冯光华说,从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来说,债券市场的发展仍然是落后的,特别是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方面,有针对性的债券产品品种非常少。据了解,协会曾于11月成功发行了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支持中小企业进行直接债务融资的创新举措。
冯光华说:“为了进一步丰富国内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应当考虑培养和引进一些具有一定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此外,在引进境外投资者方面,冯光华表示,目前银行间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还比较低。
目前虽然在银行间开户的机构有1万多家,但是真正积极参与市场交易投资活动的只有500至600家,大部分是“休眠户”,交易很少,因此需要对这些投资者加大培育力度,提高他们债券投资运作水平和风险识别、防控能力,以进一步活跃债券市场并扩大规模。
冯光华说,有效的债券市场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增信机构和评级机构的高度发展,信息披露机制的健全完善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持。目前国内债券市场在这些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和发达市场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这方面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