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美债“抛短投长”不合时宜?-债券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20:06:53]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8月17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总量为7764亿美元,即当月净减持达251亿美元。这是继今年四月份减持44亿美元国债

8月17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总量为7764亿美元,即当月净减持达251亿美元。

这是继今年四月份减持44亿美元国债之后,中国做出的又一次大规模减持行动,创2000年以来单月最大记录。值得注意的是,从结构上来看,5月份中国对美国长债呈净增持状态,而大量减持了总量超过517亿美元的短债。

债市热点文章[热点]
债市调整接近尾声新基金迎来建仓良机 债券天王 8月狂卖美债 经济仍处下行通道投资长期可为 债券投资新选择—中小企业私募债 债券指数化产品体系发展展望 标普道琼斯和德银推出人民币指数 QE3推出或成压垮债市最后一根稻草 冬藏债券 等待春暖花开

数据显示,6月当月中国净增持中长期国债266.32亿美元,与此同时,共卖出了517.5亿美元的短期国债。此外还分别净减持美机构债和公司债6.21亿和2.96亿美元,而在股票投资方面变动并不大。

6月波段操作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这种“抛短投长”(即增持长期债券,抛售短期债券)的操作方式或不是长期最优选择。如果未来美联储基准利率是向上的预期,那么中国减持美国短期国债的趋势将很难持续。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中国6月份的减持行为,可能是中国针对美国国债市场波动的一种波段操作。6月中旬,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4.0%,因此6月份的减持可能是出于对美国债收益率回落的预期。

不过,对于美国财政部统计数据的可靠性,渣打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王志浩提出严厉的质疑,“美国财政部的数据可能低估了中国的购买量,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可能通过其他中间渠道来购买,最显著的是通过其在伦敦的经纪进行美国国债买卖。”王志浩称,这部分购买量在TIC的统计中会显示为英国的持有,而不会在中国的名下。“这个月度统计的‘错误’在年度统计中更加清晰。结果就会导致部分英国购买的国债可能实际上是来自中国。”

自去年十月份以来,英国基本呈现出增持美国国债的态势,除2009年3月比2月减持10亿美元外,从2008年10月份的1332亿美元一路增持到目前的2140亿美元,一年内增幅达60%。

减持不可持续?

多数接受采访的分析人士均认为,中国的这一减持行动并不会持续。事实上,随着近期美国股市下挫,美国国债的避险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数据显示,美国国债17日收盘走高,基准10年期国债尾盘收益率报3.47%。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表示,中国6月抛短投长,并不意味着中国投资者变得更加重视美国国债市场蕴涵的双重风险——即美元贬值与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扬,而选择进一步减持美元资产。在他看来,中国以及全球投资者均选择进一步增持美国长期国债,反而说明,在短期内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国债市场的信心明显增强了。

8月12日,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零至0.25%的水平不变;同时,美联储决定推迟总额为3000亿美元国债的购买步伐,此比原先的计划推迟了一个月。分析人士认为,这将使得未来美联储加息预期将更加强烈;抛长债、投短债可能是接下来的一个趋势。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