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理事长 黄齐元
和讯创投消息 经北京市政府批准,由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PE北京论坛”于2012年2月26日在北京举行,和讯基金全程视频直播本次论坛。在讨论环节中,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理事长黄齐元先生表示,应该要积极的发展和中国资本市场接轨。
以下为黄齐元发言实录:
霍学文:下面听听黄先生的观点。
黄齐元:对政策最大的建议就是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昨天我从飞机场下来,我在路上看到了标语,标语讲到北京精神,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北京精神,北京精神其中有一个创新,今天全世界所有的经济最主要的力量就是创新,不管是美国、台湾或者是中国大陆,苹果为什么是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完全创新的公司,它完全颠覆了以往所有的游戏规则。Google为什么有那么高的市值?也是跟创新有关,所以所有的政策应该努力的营造一个创新。
另外一个题目是讲到政府的功能以及角色的问题,我觉得这里面也有一个思考上的误区要理清,以往大家讲到政府,只是防弊而已。早上我听到会长提到这个协会是民间组织,不要有太多政府的干预,政府为什么一定是干预?其实政府更应该做的是要营造一个创新的城市,这样的环境。
从这个地方有几个方向可以做,跨地域是可以做的,中国大陆经常讲的就是自主创新,什么是自主创新?很多的创新都不是自主创新,我觉得我们太沉醉于强调中国人的自主创新,而且创新也不一定是技术或者产品的创新,更多是商业模式或者流程的创新,这些都是创新。其实大家有这个思路,就是要走出去,但创新并不一定是到海外并购,或者也并不只是通过创投到海外投资,我讲的跨地域的事情,有的时候是把外国的东西带到中国来。
今天讲到苹果,基本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我们怎么把外国的先进的创新的生态系统带到中国大陆来,带到北京来,带到海淀来。很多时候公司创新的不只是上市,更多是把它研发的成果卖给国外大的医疗公司,但是这些大公司它的想法是什么?我们研发才有重点,所以这个就是一种生态系统的创新,也可以说是协同式的创新。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所以大家往往讲到创新,太强调的只是某种模式的创新,几个年轻人,硅谷啊,或者是中关村在咖啡厅,在停车库里面想到创新,其实有更多的创新是可以利用系统带动的,是可以利用多国籍企业或者台湾企业带动,台湾什么最厉害?是产业化,台湾产业化跟很多国际大的机构也有很多经验,是不是可以把产业化也和中国的创新结合起来?这个可以思考,第一个是跨地域。
第二个我觉得要跨行业领域,今天我们讲到创新的时候,不管是信息行业,电信行业或者是生物医药行业,更要去跟他们结合起来,有更多的讨论是在某个特别行业和金融业和PE之间的讨论,不只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讨论,政府与政府,单位之间的合作与讨论,也是相当重要的。
第三个应该要营造一个产官学平台,我们看到硅谷的经验,其实整个硅谷的成功,或者是台湾,都是产官学的合作,这些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些是真正带动创新的来源,这几个是我们可以思考的方向。
至于说是特别的给北京的建议,我是感觉到有几个,第一个是引进来,我们可以多多的引进国外大的企业,要求他们把庞大的创新能量释放出来,大家在讲大企业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象这些大企业也有自己的创投的基金,或者他们有很多科研的方向,这些都是可以释放出来的,跟国内资源结合在一起的。另外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在北京比如中关村或什么地方,营造一个让国外的代表都有的大楼,这样我们国内、北京和国外接轨的时候,这些机构在这边就可以扮演桥梁的作用。
第二个建议就是我们要走出去,中国要办任何活动都可以吸引很多人,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要积极的走出去,还是有很多的国外机构,国外的企业,国外的投资人不了解中国的情形,或不知道如何跟中国接轨,我们要积极的走出去也是有必要性的。
第三个要积极的发展和中国资本市场接轨,中国的资本市场其实发展不管是新三板还是创业板都有很好的发展,但是中国的企业仍然选择到美国上市,联想控股投资了一个神州租车,神州租车只有一个A轮的融资,今年我在报纸上已经看到,宣布要到美国上市集资三亿美金,市值是十五六亿的盘子,为什么中国最好创新企业不能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市?这里有很多问题需要检讨,包括中国政策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对创新型的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没有办法对创新型的企业在股票资本市场上提供合理的议价,如何能够让好的创新的企业愿意留在中国的资本市场,这个是北京可以思考的。
最后的建议是我们可以从海峡两岸的合作来思考,台湾今年一月国民党选举胜利以后,两岸关系迈入了新的合作的高峰期,可以多多思考成立海峡基金,其实台湾有非常大的能量,台湾的人才、管理,大陆的市场,政策、资金,我们可以创造中国人的品牌,LED照明就是一个例子,所以我希望将来能够看到除了在国内以及走出去的同时,也能够在海峡两岸加强合作,共创海峡两岸中国人合作的基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