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9%(6月份同比下降7.8%)。从数据上看,6月份的CPI和PPI继2月份后连续第五个月保持同比双双下降的走势,CPI和PPI的下降幅度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2009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8.46%,创历史最快增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34.44%,这是自1998年4月发布此项数据以来的最高点。
(和讯财经原创)从最近几个月的CPI和PPI数据来看,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经济仍然处于通缩周期,未来几个月的CPI和PPI数据或将继续维持负数。不过,市场普遍认为我国经济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复苏的曙光乍现,CPI和PPI数据最快会在年末见底。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央行加息的可能不是很大。不过,从货币供应量的数据来看,目前市场流动性空前充裕,未来经济有通胀的预期,市场预计央行的货币政策或将调整,而其中最为有效的调控政策就是加息。因此,在目前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量存在矛盾的情况下,更能体现出央行调控政策的“大智慧”。笔者认为,目前央行将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收紧市场流动性,短期内加息的可能不大。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央行的货币政策或将发生微调。
(和讯财经原创)对债市来说,CPI和PPI数据持续走低的利好已经对债市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市场投资者逐步意识到,一旦我国未来重回加息周期,债市将面临大幅下行的风险,机构投资者正在逐步调整债券投资结构,适当降低债券的持有仓位。不过,目前市场资金面仍然充裕,这将支撑着债市短期内的牛皮整理行情,从目前的情况看,债市大幅回落的可能不大。但是,从长期来看,债市的走势不容乐观。(本文作者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许一览 FRM,供职于交行上海市分行)
(和讯财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