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上半年企业债发行急速扩容——发行额达2450.2亿元,为券商投行带来了近24亿收入。与券商以往业务收入相比,企业债承销收入虽是蝇头小利,但在此前IPO暂停期间,却成为各券商投行部门竞相争夺的“肥肉”。数据显示,先后有40家券商181次参与上半年150个企业债项目争夺。
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新发行企业债券150笔,发行金额2450.2亿元,无一例公司债券发行。去年同期的数据是:全国发行企业债券16笔,发行规模334.8亿元;公司债券11笔,发行规模为228亿元。两者相比,今年上半年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明显大增,同比增幅达631.84%,甚至接近去年全年的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有关专家认为,上半年企业债巨幅扩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回暖、企业资金需求扩大的趋势。也有研究人士预测,今年全年我国企业债发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对此,某券商固定收益部总经理表示,上半年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的急速扩容,主要和国家宏观政策有关。随着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保增长”成为了目前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发改委为解决一些特大型企业发展的需要,在融资方面也尽量满足,以带动相关行业上下游的发展,为此在审批节奏上也有所加快。另外,当前偏低的利率水平,也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此规模的企业债承销业务上,仅有国家开发银行分别单独和联合承销了各两单,承销额88亿元,其他银行全无踪影。而券商上半年对企业债承销热情明显高涨,先后共有40家券商181次参与了上半年150个企业债项目的承销。“在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上半年银行当然主要在忙着吸贷放贷了,怎么会看上企业债承销这点小钱呢。”某银行专家表示,而券商投行因为此前IPO暂停几乎无事可做,为了这点小利也不得不争夺了。
根据国家发改委财金司2007年颁布的602号文中的“承销企业(公司)债券佣金收费标准”规定,以1%的平均承销费率计算,今年上半年2450.2亿元的企业债发行规模为各承销机构带来了24.5亿元的承销收入,其中券商就占23.65亿元。在A股市场IPO暂缓的情况下,该项业务也成为券商投行部争抢的“肥肉”。如果联合承销项目承销份额按家数平分计算,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承销额度最高,达271.5亿元;其次为银河证券,承销额度达261亿元。紧随其后的依次为华林证券、中金公司、瑞信方正证券,分别承销225.5亿元、153.3亿元和148.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承销额排名前5位的券商承销合计额达1059.8亿元,前10位承销额达1575.7亿元,这表明企业债券承销业务呈现集中态势。
上半年企业债承销额排名前10承销商
注:联合承销取均值 制表:桂衍民
券商名字 单独主承销家数 联合承销家数 合计承销额度(亿元)
中信证券 6 2 271.5
银河证券 20 261
华林证券 10 2 225.5
中金公司 1 14 153.3
瑞信方正 7 2 148.5
中信建投 8 3 125.3
国泰君安 9 1 110
建银证券 8 2 107.6
国开行 2 2 88
中银国际 8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