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端午节前债市的下跌是对前期涨幅过大的技术性修正的话,那么,债市上周的调整则更多体现出投资者对后期的顾虑和担忧。目前市场受到长期通胀预期、IPO重启、股市反弹等多重利空压力,交易盘逐步退缩而投资盘等待情绪浓重,市场收益率水平易涨难跌。尽管从中长期来看,债市前景难言乐观,但我们认为,目前债市相对宽松的投资环境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得以保持,6月份债市基调不会发生太大改变,利多因素甚至稍占上风。
首先,在全球经济仍处谷底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复苏进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从前期数据来看,我国消费与外贸继续疲软,投资的超速增长是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而这种投资拉动的基础在于信贷的扩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5月份新增信贷很可能在3000亿元至5000亿元之间,继上月之后继续减少。一旦信贷形成趋势性回落,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而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也必将受到影响。
其次,短期内通胀的压力并不明显。由于5月份蔬菜和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跌,以及去年5月份较高的基数,我们预计5月份CPI同比增幅将在-1.4至-1.8之间,仍然处于负值区间,不排除继续走低的可能。近期国际油价及大宗商品出现上涨或许会对PPI形成一定的推动力,但由于去年的翘尾因素,PPI可能在8月份之后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反弹。
再次,从资金面来看机构依然存在不小的配置压力。6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达到了7430亿元之多,而债券的总供给量预计在6500亿至7000亿元,市场资金充裕的状况不会发生改变。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由于受到分开申购及申购上限等新规约束,IPO对货币市场的影响程度受到限制,但其对资金面的扰动仍不可忽视。因此,需密切关注IPO重启进程可能对市场预期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