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开行7年期浮息债受到市场热捧,不但利差大大低于预期,认购倍数也达到4倍,为近期新债发行的新高。浮息债的受宠表明市场对于宏观经济的乐观预期占主导力量。
浮息债:更安全
该期7年期国开债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25%为基准,是本年度发行的首只浮息债,原计划发行150亿元。在昨天的发行中,121.3亿元的竞争性招标量吸引了530.9亿元的有效投标总量,认购倍数达到4.38倍,远远超过了此前新债的认购倍数。市场的追逐也使得中标利差仅60个基点,低于此前市场预期5~10个基点左右,票面利率为2.85%。
国开行在招标发行后又追加发行了50亿元。
“大家都在把浮息债作为防守性的选择。”一股份制银行债券交易员说,“现在银行都更倾向于短期债和浮息债,对长期固息债则尽量回避。另外,现在钱也很多。”
对于目前处于“胶着”状态的债市投资者来说,选择浮息债显然更加“安全些”。虽然对于未来宏观经济走势仍存在分歧,但“不会更坏”也已成较为普遍的共识。即使短期内央行仍可能降息,由于本期浮息债设有保底条款,即如果一年期定存利率低于1.98%,基准利率仍按1.98%执行,因此即使降息一两次对其影响不会很大。而如果未来经济如期转暖,甚至显现通胀苗头,浮息债则将会享受到加息预期带来的利好。
“虽然我国还远没有进入加息预期,但市场对浮息债的追捧也反映了目前市场预期的些微转变和更加谨慎的心态。”一城商行人士说。
中小行:更乐观
据了解,在这次发行中,中小商业银行对于浮息债“抢”得更猛,是推低当天利差的主要力量。 昨天的认购结果也显示,深圳平安银行、北京农商行等中小型银行均名列前茅,四大行中仅建行以16.9亿元排在认购量第二位。
“中小银行可能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更加乐观些,可能也更加看不清楚,大行则没有那么激进,还是按照比较正常的节奏来投标。”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
此外,分析人士还指出,浮息债的受宠也反映出了市场对于未来通胀的担忧。虽然通胀的风险短期内还不可能出现,但长期的通胀风险仍然存在,浮息债也更能抵御通胀风险。
不过,以这样低的中标利差,分析人士指出,该期浮息债的交易价值已不大,机构的目的也应该多是用来作为资产配置,而不是以交易为目的
分析人士还预计,以今年首只浮息债发行的良好局面,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浮息债发行。
和讯网友 您好,欢迎您发表评论! 登录后发言更能获得别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