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月份新增信贷创下了1.6万亿元的天量后,2月份的信贷增速依然保持高位运行。本报记者昨天在采访了多位金融界委员后独家获悉,2月份的新增信贷规模有望高达9000亿至10000亿元。与此同时,在信贷快速增长的推动下,2月份的M2增速也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从前两个月的增长看,全年完成17%的增速问题不大。
票据融资有所下降
1月份的新增信贷毫无疑问将是今年其他月份无法超越的高点,但2月份的新增信贷速度也毫不示弱。
据了解,2月份的信贷投放呈现“先低后高”,前十天的新增信贷较少,而最后一周的新增信贷则大幅增加。据记者了解,仅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2月份新增贷款规模就达到50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等地方政府投资的大项目仍然是信贷投放追捧的热点。
不过,据透露,与1月份情况有所变化的是,疯狂的票据融资量在2月份有所下降。1月份,票据融资曾经创下了单月增长6239亿元的纪录,而2月份,这一数据将有明显回落。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与央行回笼部分流动性,以及票据市场利率有所上升有一定关系。
“其实银行做票据融资总体上看是亏钱的,但是不做亏得更多。”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主要还是由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较为充裕,不做票据融资,“放着也是放着。”不过,由于1月份的票据融资猛增,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部分银行也有意放缓了票据融资的速度。
对于票据融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表示,从上海的情况来看,票据融资多是以转贴现的形式出现的,主要是在银行之间转让。他透露,1月份上海地区票据融资中银行之间转贴现的比例占到60%,因此票据融资并不存在“虚高”的现象,信贷资金也不太可能通过票据融资流入股市。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