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交易所国债指数走势反转,脱离了上周整理小平台之后连续上冲,目前已经突破了5日和10日均线,开始向30日均线发起冲击,成交量仍显不大。周K线在连续五周阴线后,本周终于报收阳线。在国债个券中,盘中曾经出现大幅震荡的有010503、010311、010505、010509、010605、100307、100311、100503等,本周较多集中出现也是罕见,而交易量则极少。
(和讯财经原创)企债指数本周窄幅震荡,但短期均线仍有支撑,公司债指和分离债指相对走势强劲,其中公司债指本周一度创下新的高点。在企债个券中,转债中的大部分个券本周随正股震荡回落,也有个别逆势上行如南山转债(110002行情,资料)。在公司债中,本周走势稳中走好的个券有08钒钛债(122005行情,资料)、08莱钢债(122007行情,资料)、08北辰债(122013行情,资料)、08海航债、08吉高速、08东特债、08中联债(112002行情,资料)、08泰达债等。而可分离交易转债中,06中化债(126002行情,资料)、07云化债(126003行情,资料)、07武钢债(126005行情,资料)、08上港债(126012行情,资料)、08国电债(126014行情,资料)、国安债1(115002行情,资料)等继续一路高歌猛进。
(和讯财经原创)本周债市有几项关注点值得留意。其一,长期国债本周三正式开闸,据悉,由于市场投资者对今年长期国债供给规模、发行频率将有较大提升有所预期,所以18日招标的20年期国债中标利率基本符合市场预期。20年期关键期限国债中标利率落在3.86%,稍高于此前市场3.85%的预测均值。共有546.4亿资金参与投标220亿的招标总量,导致认购倍数为2.48倍,超过上周发行的7年期关键期限国债2.11倍认购。
(和讯财经原创)虽然中标利率稍微高于市场预期,但高达2.48倍的中标倍数,显示出配置型机构的强烈需求。中标利率高于市场预期的原因在于本期国债的超长特征,这需要从配置和长期的角度来定价。在近期的债券市场回暖中,5-10年国债收益率都已经下降了近30个基点,而15年以上的超长国债收益率才下降不足10个基点,或说明在供给增加预期下长期国债交投的特殊性。因此,在本期超长国债的招标利率并没有大幅高于市场预期,对现券收益率影响也是有限。
(和讯财经原创)其二,为应对本轮经济增长放缓,国务院去年11月推出了总额达4万亿扩张性财政计划,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响应,目前宣布的投资金额已高达18万亿元,但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地方政府既不能直接向银行借款,也不能出现财政赤字,就地方政府自身的财力而言根本负担不起这么大规模的投资,资金来源一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专家分析,较大可能是地方政府债由财政部以记账式国债发行方式代理发行,实行年度发行额管理,2009年总规模控制在2000亿元以内,地方政府承担还本付息责任。对债市影响主要在于,由于降息空间缩窄,长期的通胀风险等因素,债市收益率可能难以刷出历史新低,国债收益率目前处于历史地位,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高于国债,信用等级也不低,它的推出将拓宽目前债市的投资品种,投资者可积极关注。
(和讯财经原创)此外,在IPO遭冻结的2009年早春,债券一级市场却暖意洋洋,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债市。2月份以来,企业信用债券发行持续升温。2月19日,中国国航(601111,股吧)和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两家企业同时公告,表示将分别发行30亿元中期票据;2月18日,上海上实、淮南矿业和怀化城投三家企业累计发行了48亿元企业债;从2月6日至17日,有6家企业累计发行了95亿元企业债;此外,短期融资券发行市场也十分繁忙。总体平均下来,2月份几乎每个交易日都有新债发行。
(和讯财经原创)企业债的火暴发行首先是因为股市疲弱,融资功能基本丧失;其次,债券发行成本较银行贷款低,有利于企业节省财务费用。目前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利率为5.31%,而1年期短期融资券票面利率普遍在3%-5%之间,利差明显;第三,当前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为债券发行提供了良好环境,加上政府鼓励发债,企业乐于在低利率环境下通过债券来融资。
(和讯财经原创)但是在短融券热发的表面背后,也体现了资金投资压力亟待释放的尴尬。目前市场资金面极度宽裕,但是产品供给有限、特别是短期品种不足,在供应的品种中,利率能够明显盖过银行资金成本、有实质吸引力的债券又不是很多,因此类似抢购铁道部短融券也成为机构一个无奈的选择。
(和讯财经原创)目前国内外整体经济环境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经济趋势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才能明确。债市虽已开始回调,但是如果经济数据向好不可持续,债市仍将上涨,从2009年的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债市仍然以震荡行情为主。而在震荡的市场情况下,稳健的操作方式是必要的,也就是说在宏观经济的约束下,在债券与股票两个市场的资产可能呈现互为相反的阶段性表现,这两个市场在今年很有可能都无法表现出完全的单边上涨或下跌趋势。因此,在两个市场运行的不同阶段,灵活操作,抓住机会,获取超额收益,是今后一段时间投资策略所在。
(和讯财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