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为票据融资去火 三月期央票“三连发”-债券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7 19:49:4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增加三个月期的资金回笼力度,也是希望同票据贴现的期限相匹配,有针对性地缓解票据融资的飙升。央行昨日继续打破隔周发行三月期央票的惯例,连续第三周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三月期央票,发行规模350亿元,同时

增加三个月期的资金回笼力度,也是希望同票据贴现的期限相匹配,有针对性地缓解票据融资的飙升。

央行昨日继续打破隔周发行三月期央票的惯例,连续第三周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三月期央票,发行规模350亿元,同时在公开市场进行650亿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两者利率都与前一次操作持平。招商证券分析师陈宝强对记者表示,强化三个月期的资金回笼,主要还是想通过提高短期票据收益率,引导商业银行将资金投向中长期贷款,减少票据配置。

债市热点文章[热点]
债市调整接近尾声新基金迎来建仓良机 债券天王 8月狂卖美债 经济仍处下行通道投资长期可为 债券投资新选择—中小企业私募债 债券指数化产品体系发展展望 标普道琼斯和德银推出人民币指数 QE3推出或成压垮债市最后一根稻草 冬藏债券 等待春暖花开

收益率与前期持平

昨日发行的350亿元三月期央票,参考收益率同市场预测相同,为0.9650%。上周三月期央票发行打破了去年11月以来隔周发行的固定频率,令市场猜测央行将把三月期央票从隔周发行重新恢复至每周发行。昨日发行的三月期央票是央行连续第三周进行此项操作,但央行仍未说明是否就此恢复每周发行三月期限央票。此外,65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也继续维持在0.9%。

“目前中标收益率处于一个挺尴尬的位置,有点上不去,下不来的味道,”中投证券分析师申俊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三月期央票0.965%的利率水平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目前还看不到短期内有降息的迹象,而经济基本面决定利率的反弹空间也比较有限。

一月份票据融资占比增长迅速,并直接推动银行新增贷款创下1.62万亿的新高。申俊华认为,前期票据融资规模比较大,主要是因为企业在贴现利率与存款利率倒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无风险套利。央行在这样的情况下会采取一些措施,可能会针对利率进行调节。在申俊华看来,央行之所以增加三个月期的资金回笼力度,也可能是希望同票据贴现的期限相匹配,更有针对性地缓解票据融资的飙升。

2月实现净回笼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资金回笼力度继续保持春节以来的放大态势。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央行在公开市场净投放3810亿元。而进入2月份以来,央行已经在2月2日至15日的两周分别净回笼1040亿元和560亿元,本周二,央行91天期限正回购操作的交易量更是猛增至1200亿元,为近期单日最高回笼力度。加上昨日操作后,本月回笼资金已经大于3025亿元的到期资金量,即2月份已经实现净回笼。

申俊华表示,过年以后回笼力度加大,包括三月期央票重新恢复每周发行,和市场上资金量比较大有关系。尤其是一月份信贷增量比较大,央行希望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这种相对灵活的手段来进行调控,使资金面在全年分布相对平均。

美林:票据违约率或已高于1%

“票据凶猛”果真对银行风险为零?美林的最新报告指出,票据承兑业务可能对银行资产负债表构成风险。“当前行业平均票据违约率应已高于1%,表外业务潜在风险或导致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增加5~10个基点、股份制银行增加30~70基点。”

银行承兑票据业务属于表外业务,而票据贴现属表内项目。1月票据贴现业务激增,占到新增贷款总量的近40%。“银行争相进行票据贴现业务之时,银行签发票据业务存在内在风险。”美林报告指出,近期票据数额急升,而缺乏实际贸易的支撑,预计当前签发的票据缺乏存款保证金支持。一旦流动泡沫破灭,则承兑银行应面临高风险。

一股份制银行公司业务营运中心人士表示,“如果银行有意主导票据业务增加,完全可以把部分企业主的短期贷款以票据签发形式走。”另一种做大票据的方式则是银行与企业“默契”虚造票据。

虽然上述两种模式风险基本可控,但都与企业存款数据有一定正相关关系。“一旦流动性泡沫破灭,票据承兑银行则面临表外风险,”美林认为。而一直以来,市场认为票据业务不良率接近为零。每经记者 陈珂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