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决定自11月27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利率1.08个百分点,降息幅度之大远超出市场预料,创11年来最大降幅。
据央行网站消息,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也将下调: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
此次是央行3个月以内的第四次降息,幅度之大出乎意料。广发证券研究员黄立图认为,虽然此前央行已连续降息,但每次27个基点的降息效应不够明显,这次一次性下调1.08%无疑能给经济注入强心剂。
10月份以来,中国主要的宏观经济数据均出现跳水式下降,经济增长压力凸显。其中,发电量出现10年来首次负增长,主要重工业产品产量创历史最大跌幅,70大中城市房价环比创历史最大跌幅,FDI出现今年来首次负增长,而财政收入则出现1996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面对经济硬着陆风险,市场此前对央行降息的预期日益强烈,而11月份央票价格加速下行,也证明市场对降息早有预期。此前陆续有报道称央行即将降息54个基点,但降息预期接连落空,致使股市出现大幅回调。而央行副行长易纲随后关于“中国现在的利率水平比较合适”的表态,也让市场转而猜测央行可能在12月中旬和美联储同步降息。
这次央行再度先于美联储降息,更多体现了中国稳定国内经济增长的需要。黄立图对此解释,中国利率还处于高位,降息空间较大,而美国在上次降息后,空间很小,并且两国遇到的问题并不一样,因此在时点上,并没有必要和美国降息保持一致。“事实上,预测降息的具体时间意义并不大,重要的是把握货币调控的方向和节奏。”黄立图进一步表示。
经过此次降息,1年期贷款利率降至5.58%,已低于2007年6次加息以前的6.12%的利率水平。市场人士认为,这次降息短期内将形成正面影响,但长期依然面临压力,央行未来仍有降息空间。数据显示,中国利率最低水平为2002年2月份的1.98%,该利率一直维持到2004年10月份。黄立图预计,由于目前经济形势仍不明朗,未来利率突破历史低位不无可能。“未来还有2-3次,每次0.27个百分点的降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