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互联网经过起步阶段、雏形阶段和发展阶段,目前步入了发展快车道,为制造业转型智能化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政策红利效应的影响下,我国工业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且增速也不断增长,在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结构中,数控机床产业占据主流。未来,工业互联网将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平台竞争也将不断升级,应用场景也将不断扩展,安全保障将成为未来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促进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是链接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支撑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我国工业互联网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经历了初始期、雏形期、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大致四个阶段。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放缓,制造业急需转型升级,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入融合为产业提供新动力。
2009年之前,工业互联网还未兴起,云计算技术先与工业化融合,为工业互联网拉开序幕;2010-2013年,国家实施4万亿计划,恰逢GE集团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我国初见雏形;2014-2017年,平台深入发展,设备连接需求旺盛,物联网平台爆发式增长。2017年之后,国家成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小组,发布《关于深化 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规划,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
图表1: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经历了云平台、大数据平台,到目前的工业互联网;主要参与企业也从最初的只有软件企业逐渐发展到今天的各类具备工业专业知识的专业软件、信息通信和制造业企业。。制造业除了在原有的工业装备、工业控制、工业传感、工业网络方面布局外,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成为重要参与者。工业互联网的逐渐成熟,使互联网与制造业和工业生产结合更加紧密,为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促进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发展。
图表2:制造业的发展模式
行业规模迅速增长,数控机床占据主流
我国工业互联网在政策的推动下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2014-2018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增速保持在12%以上,且逐年递增。工业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2018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313.0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3.71%。
图表3:2014-2018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单位:亿元,%)
从依托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而生的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结构来看,目前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较为成熟,2017年数控机床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650亿,占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的49.83%;其次为工业软件,占工业互联网市场的19.49%;其他产业还处于雏形期或发展期,占比较小,但未来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图表4:2017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结构(单位:%)
平台竞争不断升级,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工业互联网是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有效途径,目前,工业互联网的支持政策也中从宏观方向上向微观建设层面转变,工业互联网开始进入实施建设期,市场空间广阔。我国工业基础雄厚,后发优势明显,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
随着工业互联网发展速度加快,作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国家和跨国巨头布局的焦点。竞争不断升级。各类产业主体纷纷积极布局,推出一系列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以航天科工、海尔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企业;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华为、浪潮为代表的信息科技企业纷纷加入其中,未来互联网工业平台之争将会逐渐趋于白热化。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不仅能为制造业乃至整个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提供网络基础设施支撑,还催生了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也将不断丰富。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还不是十分成熟,相关的行业标准还未确定,核心技术积累还不足,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问题、工业互联网设备与控制安全问题、工业大数据安全问题等将成为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工业互联网安全综合保障网络体系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关注的重点之一。
图表5:我国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近期“就地过年”对2021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受到市场热烈关注,但迄今的分析依然仅是简单判断了其对“生产”和“消费”的两大作用方向。本篇报告中,我们沿用此前的GDP生产法下行业视角...
1、市场回顾与展望: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资产泡沫较大,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去应对,叠加今日央行omo再度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债券利率明显上行。如...
1月26日,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跌,恒指低开低走,重挫逾700点,跌幅高达2.55%,报29391.2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4%报9967.45点。指数经过连番上涨后,市场做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