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智能手机行业正处于行业发展的成熟期,市场增长率趋于稳定,品牌竞争格局也已形成,运用高新技术研发更高端的产品从而占领行业市场份额已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伴随着5G技术不断发展,5G商用时代即将到来,5G智能手机或将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品牌的新赛点,为行业带来新增长。
全球及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两年下滑,华为超越苹果成世界第二
目前,全球智能手机行业正处于行业发展的成熟期。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规模正在缩减。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近年的峰值,为14.71亿部,同比增长2.65%。此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开始下滑,据IDC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继续下滑,出货量为14.05亿部,同比下降4.10%。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6.8%,出货量为3.11亿部。
图表1:2010-2019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单位:亿部,%)
与全球市场相同的是,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两大品牌(三星和苹果)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也有出现下滑的趋势。根据IDC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名的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92.3百万台,同比下跌8%;苹果排在第二名,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08.8百万台,同比下跌3.2%。但与国外两大手机厂商不同的是,国产品牌华为手机2018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在全球第三名,达到206百万台,同比增长33.6%;小米排在第四名,手机出货量为122.6百万台,同比增长33.2%;第五名的OPPO手机出货量为113.1百万台,同比增长1.3%!
图表2: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品牌TOP5出货量情况(单位:百万部,%)
根据IDC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再度下降,至71.9百万部;而华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高速上升,超过了苹果,位世界第二,达到59.1百万部;VIVO首次进入前五名的队列,出货量达到23.2百万部。对于华为之所以能够在2019年Q1取得骄人的成绩,离不开其在2019年第一季度多款新机的发布。同样地,小米也在2019年Q1发布了红米Note 7、小米9系列等多款机型。
图表3:2018-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品牌TOP5出货量情况(单位:百万部,%)
结合2016-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品牌占有率的变化情况,近年来,我国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市场表现乐观,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占率从2016年的9.5%上升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19.0%,华为近年不断投入高额资金在研发上、成立海思独立开发应用处理器芯片,累积的知识产权,让华为智能手机销往全球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提告,功能性与质感方面也能与国际大厂相提并论。小米也从过去的3.6%上升至8.0%,OPPO的市占率从6.8%微升至7.4%,国产品牌手机在保证价格有优势的同时还有着相当完备的功能,这也体现了国产品牌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图表4:2016-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品牌出货量市占率情况(单位:%)
手机品牌竞争格局已形成,5G手机成为新赛点
当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主流品牌已经基本形成,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小米等占据着主导市场,新的市场进入者要打破现有的竞争格局有一定难度。行业已进入成熟阶段,相关基础技术上已经成熟,运用高新技术研发更高端的产品从而占领行业市场份额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高端手机品牌所采用的竞争手段。
2019年2月21日,三星发布了首款5G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随后2月24日,华为发布旗下首款5G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OPPO和小米也各自在大会期间发布5G手机。业内预计,折叠屏设计将是智能手机下一代发展方向,5G、折叠屏等技术将激活智能手机换机市场,根据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1亿部,较2020年增长255%。新的技术应用或将成为智能手机品牌新的竞争赛点,助推品牌智能手机走向高端市场发展。
图表5:2020-2021年全球5G高档手机出货量预测(单位:亿部,%)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近期“就地过年”对2021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受到市场热烈关注,但迄今的分析依然仅是简单判断了其对“生产”和“消费”的两大作用方向。本篇报告中,我们沿用此前的GDP生产法下行业视角...
1、市场回顾与展望: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资产泡沫较大,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去应对,叠加今日央行omo再度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债券利率明显上行。如...
1月26日,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跌,恒指低开低走,重挫逾700点,跌幅高达2.55%,报29391.2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4%报9967.45点。指数经过连番上涨后,市场做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