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银行股又嗨了。
成都银行一度涨停,收盘仍然大涨6%,杭州银行上涨2.6%,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纷纷上涨超过1%。而宁波银行一度大涨4.5%,盘中高点35.13元,再创历史新高。
(来源:Wind)
行业指数基金——银行ETF(512800)一度飙升2%,开盘15分钟成交2.5亿元,最终成交超7.5亿元。可见今天银行股交投异常活跃。
(来源:Wind)
今年上半年,银行股非常低迷,行业整体逆势下跌,表现排名垫底。然而7月之后,一阵妖风刮过来,银行股成为了香饽饽。7月6日当天,20多家银行纷纷涨停,银行ETF历史罕见涨停,然而好景不长,怎么上去的,就怎么下来了。
(工商银行股价走势,来源:Wind)
现在,风又吹过来了吗?
2
8月10日晚间,银保监会发布了二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现在,36家上市银行均没有发布半年报,我们不妨从官方的数据通稿中,找一找投资线索。
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盈利10268亿元,同比去年上半年下滑9.13%。这个下滑比例是较大的,夸张的说,历史罕见,毕竟一度还正向增长5%。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
今年6月份,央行研究局就曾放风:银行利润增速可能下滑,不排除年内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可能。
通过下面这张图,银行业利润历年来的增速看得就很清晰:
(来源:格隆汇整理)
即便是比较困难的2015年,利润增速也有2.43%。如果从2011年来看,从36.34%下滑至如今的-9.13%,跨度是不是有点大呢!
其实,最近几年,银行利润增速基本与经济增速大致匹配。2019年突然又飚高至8.91%,主要是邮储银行合并进来了。如果排除掉邮储,大致增速也就是5%左右。
疫情之下,银行真的就这么难吗?
银行收入分为两个方面——净利息收入(生息资产日平均余额*净息差)、非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入、汇兑收入等)。
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增长源于资产规模的提升,也源于监管的引导,增加贷款提高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也跟银行早放款有关。
据《2020年第一季度末主要指标情况表》,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251.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43万亿元,其中,仅今年第一季度就增加12.35万亿元,占比为50.57%,资产规模增加主要是贷款增加,一季度末,贷款余额136.66万亿,较同期增加16.67万亿,其中一季度增加7.03万亿。贷款占总资产比重也从去年同期52.70%增至54.28%。
不过,一季度净息差是有所收窄的,因为春节后央行快速引导LPR降息。
另外,一季度银行非利息收入增长喜人。一季度,债券市场是牛市,导致非利息收入增速非常快,但不具备持续性。
(10年期国债期货走势图,来源:Wind)
一季度还好好的,二季度业绩开始大变脸了呢?
春节之后,央行降息MLF,引导1年期LPR快速降息30个基点。导致二季度净息差下降较快。据银保监会数据,二季度平均净息差2.09%,上年同期是2.18%。然而期末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257.52万亿元,上年同期为232.33亿元,同比增长9.88%。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来源:央行官网)
净息差方面实际同比下滑4.13%,而资产规模增长近10%,两者冲抵,大致可判断银行上半年净利息收入增长5%。
非利息收入二季度就没那么乐观了。一方面,二季度疫情消退,货币政策边际趋紧,国债期货价格走弱,债市走熊,导致银行债券投资可能产生账面亏损。
另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冲击,信用卡消费疲软,相关手续费业务大概率是负增长,一季度有投资收益顶上,二季度就凸显出来了。当然,还有一些银行中间收费应该会下降,毕竟监管要求让利实体经济,不是白说的。
整体而言,上半年营收应该是0增长或小幅正增长的。但是为何在利润上会下滑这么多?
净利润负增长,息差的收窄是一方面(而资产规模较快增长实现了“以量补价” ),更多是资产质量走弱导致的。
这可以从银保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看出来: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24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4%,较上季末增加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82.4%,较上季末下降0.80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上升,但拨备率下降,可见资产质量下滑较快。不过,现在经济超预期修复,银行资产质量会在三季度好转,不良贷款总数可能继续增加,但不良贷款率可能在三季度就要下降。
但是资产质量二季度走弱,就能让净利润下滑将近10%吗?
我们看2015年的数据——不良率从1.25%提升至1.67%,提升了42基点,提升幅度较大,拨备率从232.06%直接下滑至181.18%。两个数据进行调节,仍然能保证2015年利润增长2.43%。如果把拨备率进行还原,可见2015年实际利润应该是下滑的。
今年上半年,仍然可以动用拨备率来把利润调整为正数的,但这不符合当下的“共克时艰”的大环境。
可见,银行利润下滑超9%,不要大惊小怪,银行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并且随着经济超预期修复,银行资产质量有望转好。
这亦是今天银行股不跌反涨的逻辑。
3
当前的银行,可不可以配置?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现在银行业整体被低估。据Wind显示,银行指数(882115)市净率仅为0.73,不及机会值的0.88。
不过,要配置该行业,选择经营优秀的银行,投资稳健性会更好。
不良率方面,国有行、股份行相对偏低,城商行、农商行要高一些。当然了,城商行中也有一些经营优秀的银行,比如宁波、南京,不良率的表现还能不错。
(2015年不同类型银行不良贷款率,来源:东吴)
坏账拨备率方面,经营优秀的宁波、招行遥遥领先于其他银行。其中,招行今年一季度,高达451%,竟比去年末还进一步提升了24%。可见招商这些年藏了多少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ROE)方面,招行、宁波分别为16%、15%,比大多数银行表现更加优秀。
当前,医药、科技、消费等行业估值普遍偏高,主力风格也有望转移到所谓的三傻行业——银行地产保险。最近几日, 又有这种切换的意味了。
近期“就地过年”对2021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受到市场热烈关注,但迄今的分析依然仅是简单判断了其对“生产”和“消费”的两大作用方向。本篇报告中,我们沿用此前的GDP生产法下行业视角...
1、市场回顾与展望: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资产泡沫较大,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去应对,叠加今日央行omo再度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债券利率明显上行。如...
1月26日,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跌,恒指低开低走,重挫逾700点,跌幅高达2.55%,报29391.2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4%报9967.45点。指数经过连番上涨后,市场做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